3 月 25 日,恒大汽車發布了 2020 年全年業績公告,眾所周知,目前恒大汽車還一輛車也沒有賣出,但即使有了心理準備,這份財報的第一頁,還是可以把大家看懵。
首先,恒大汽車是港股上市公司,這件事情便出乎了許多朋友的意料。在 2020 年 8 月 26 日,恒大通過將恒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使得恒大汽車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也因此,雖然名字是 “恒大汽車”,但實際有兩大業務,一個自然就是現在主打的新能源汽車分部(在中國及其他國家從事新能源汽車科技研發、生產和銷售),另一個則是 “繼承”自恒大健康的健康管理分部(于中國從事 “互聯網 +”社區健康管理、國際醫院、養老及康復產業)。值得一提的是,恒大早在 2018 年 6 月就通過收購進入了汽車行業,在恒大健康 2019 年的財報中同樣有這兩大業務。那么相較 2019 年,2020 年恒大汽車這兩大業務有什么變化呢?
答案是:健康管理業務營收暴漲為 2019 年的三倍多,而新能源業務營收卻不足 2019 年的三分之一了。
在下圖中,我將兩類業務具體的收入明細羅列了出來(單位:人民幣千元),可以看到,健康管理分部的收入增長來自于養生空間銷售額的大幅增加,財報中對此解釋,這是來自 “恒大 · 養生谷”的收入增長,目前 “恒大 · 養生谷”在全國落地已有 29 個;
而新能源汽車分部收入的驟降,則來自于鋰電池銷售額減少,也就是恒大收購的卡耐,由于在進行新電池的產品升級改造,因而本年度主要是清原有電池的庫存。
雖然可以理解,但營收變化的巨大反差,還是很容易讓人產生 “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不過如果從成本支出的角度來看,恒大的確是在新能源汽車上下了重注。
在整個 2020 年,恒大汽車共計虧損人民幣 76.65 億元,遠高于 2019 年的 49.47 億元,這些虧損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分部,健康管理分部稅前反而盈利了約 8 億元。財報表明,新能源汽車分部產生了龐大的經營虧損,包括 27.44 億人民幣的股東貸款利息開支、22.8 億的研發和廣告開支,還有 10.4 億的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虧損。
相比 2019 年,2020 年恒大汽車的銷售及營銷成本、還有行政費用等增長超過了 120 億人民幣,主要就集中在銷售養生空間費用,雇員福利開支(包括董事酬金)、研發費用、廣告推廣、無形資產減值等項目上。
另外從資產負債的角度來看,相比 2019 年,2020 年恒大汽車的總資產暴漲了約 566 億人民幣,其中超過 500 億增長來自新能源汽車分部。不過在財報中沒有具體表明這些資產是什么,只能確定總資產增加中,有約 320 億來自 “開發中物業”,此外物業、廠房和設備增加了約 70 億,持作出售已竣工物業增加近百億。
和其他的汽車公司不同,由于沒有實際銷售,我們很難通過一紙財報看出恒大汽車的底色,另一方面,恒大汽車卻在密集宣傳和 “碰瓷”特斯拉,宣稱將打造 “享譽全球的民族汽車品牌”“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并給出了實際的 KPI——2025 年實現年產銷超 100 萬輛。
那么,這個目標是什么概念呢?
2020 年 11 月 2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寫到:“到 2025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 20% 左右……”之前 2019 年工信部的版本中,這個比例是 25%,顯然,20% 會是一個更準確的數字。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2020 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 2522.5 萬輛和 2531.1 萬輛,同比下降 2% 和 1.9%,假如 2025 年汽車新車銷售量是 2600 萬輛,20% 就是 520 萬輛,而 2020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也不過是 136.7 萬輛,假如要在 2025 年達到 520 萬的年銷量,那么行業的產銷年平均增長率就要穩定達到 30.6% 以上(2020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產銷同比分別增長 7.5% 和 10.9%),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并不是一個輕松的目標。
要知道,恒大要從無到有并做到 100 萬的年銷量,到目前來看,最靠譜的實現途徑,就是將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等所有有收購可能的公司全部收購,像通用將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并入自家銷量那樣,來完成百萬銷售額,這也恰好與許老板 “買買買”的戰略不謀而合。至于 2035 年年產銷超過 500 萬輛的目標,我只能說,國家的規劃都沒那么遠那么細致,恒大是真的敢想啊。
不過,資金充裕,買得起也是一個優勢,恒大汽車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已達到 474 億元,覆蓋了整車制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并與騰訊、滴滴等巨頭也達成了合作。
目前有關恒大量產新能源汽車的最新進展,就是恒馳 1 完成冬季測試,并公開了內飾,直到發售和上路之前,我們都不知道恒馳真實的成色是怎樣的,也許是個驚喜,也許是個驚恐。但市場對恒大汽車還是給予了肯定和期待,在 2021 年 1 月 25 日,恒大汽車與六名投資者分別簽訂認購協議,總金額 260 億港元,截至 3 月 26 日,已收到 210 億港元,并已 / 將向投資者增發新股。
從宣布造車后,不到一年的時間,恒大汽車的股價也從 5 港元左右一路暴漲超過 70 港元,突破 5000 億市值,成為中國市值第二的車企。在最近的財報發布后,恒大汽車上漲 7.52%,報 60.8 港元,這樣優異到魔幻的表現,也許只剩下一點缺陷,就是現實存在的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