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動化趨勢的加速,智能車燈作為人機交互與行車安全的核心部件,已成為行業創新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從傳統的鹵素燈、氙氣燈到如今的LED矩陣大燈、激光大燈,車燈技術經歷了革命性的升級迭代。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的背景下,智能車燈不僅承擔著基本的照明功能,更成為車輛與外界交互的重要媒介,其技術含量和市場價值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目前,全球智能車燈市場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格局。從技術層面來看,自適應前照燈系統(AFS)、自適應遠光燈(ADB)等先進技術正逐步從高端車型向中端市場滲透;從市場格局來看,國際巨頭與本土企業同臺競技,各自在不同細分領域展現出競爭優勢。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本土智能車燈企業正憑借快速響應能力和成本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在前幾期文章中,我們做了智能車燈技術的全景分析,那么今天我們將聚焦這一領域中,憑借其技術積累、規模化生產能力和整車廠合作經驗的Tier1供應商,看他們如何持續推動著自適應遠光燈(ADB)、矩陣式LED、激光大燈等先進技術的落地。本文將盤點全球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智能車燈Tier1企業,分析其技術布局與市場競爭力,為行業參與者提供參考(以下企業排名不分前后)。
華域視覺
華域視覺是上汽集團旗下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前身為上海小糸車燈,深耕車燈領域近30年,是國內規模最大、綜合技術能力最強的車燈總成制造商之一。
-主營業務:整車燈具的設計、研發、制造與銷售,涵蓋前照燈、尾燈、霧燈、信號燈及車燈電子模塊,具備從光學、結構、電子、軟件到模具、檢具的完整開發鏈。
-核心產品:
矩陣式LED大燈、數字交互貫穿燈、ADB自適應遠光系統、像素化DLP投影燈、貫穿式OLED尾燈、ISD智能交互屏等,已實現整車前裝量產。
-表現:2023年車燈產量超400萬只,連續多年穩居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為上汽大眾、廣汽、長安、一汽、寶馬、奔馳、奧迪等主機廠配套;多款智能大燈獲中國專利優秀獎,主持或參與制定車燈國家/行業標準20余項。
星宇股份
創立于1993年,201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總部坐落于江蘇常州國家高新區,在德國、日本、塞爾維亞、墨西哥和美國設有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乘用車車燈總成制造商與整體方案提供商。
-主營業務:專注汽車前照燈、后組合燈、霧燈、日間行車燈、室內燈、氛圍燈等車燈全品類及控制器、模具等配套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與銷售。
-核心產品:
已實現量產的ADB自適應遠光、DLP數字投影大燈、Micro LED像素交互燈、OLED貫穿式尾燈等,并與華為聯合開發智慧燈光系統,配套問界M9等高端新能源車型。 -表現:2024年營業收入132.53億元,歸母凈利潤14.08億元;國內乘用車車燈市場市占率約15%,全球市占率由2018年的10%提升至2023年的14%;榮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綠色工廠、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稱號,客戶涵蓋大眾、奔馳、寶馬、豐田、蔚來、理想、比亞迪等國內外主流車企。
南寧燎旺
始創于1956年,前身為“南寧市汽車配件一廠”,2004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21年由佛山照明控股,成為其旗下集研發、制造、檢測、銷售于一體的專業車燈企業,年產能逾500萬套,是國內微型車燈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龍頭企業。
-主營業務:
覆蓋轎車、新能源、微客、商用車全車燈具及電子照明模塊,具備整車同步開發與批量交付能力,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吉利、上汽智己、東風柳汽等30余家主流主機廠。
-核心產品:
全球首發并持續迭代的 MDL 智能交互顯示技術,已量產應用于長安阿維塔12迎賓燈、上汽智己L6幻彩尾燈、吉利領克L946格柵交互燈等;同時提供ADB矩陣大燈、OLED貫穿式尾燈及高像素交互屏,以“燈具+顯示”實現車外交互與場景照明融合。
-表現:2024年營收近8億元,新能源與智能車燈產品占比持續提升;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廣西工業龍頭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優秀供應商”等稱號;主持建設廣西汽車照明部件技術創新中心,擁有“一院三中心”研發體系,累計授權專利超400件。
鴻利智匯
2004年成立于廣州,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300219),現為瀘州老窖集團控股企業。總部與研發中心位于廣州花都,在廣州、南昌、東莞、鎮江等地建有生產基地,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 CNAS 認可實驗室及美國 EPA 認可實驗室,擁有有效專利近千項。
-主營業務:
以 LED 半導體封裝(車規級 LED、Mini/Micro LED 器件)為“一體”,以 LED 汽車照明和 Mini/Micro 新型顯示為“兩翼”,形成“一體兩翼”戰略格局,產品覆蓋汽車、通用、特種照明及顯示模組。
-核心產品:車規級大功率 LED、Smart RGB 氛圍燈 LED、紅外 LED(手勢識別/駕駛員監控)、ADB 自適應遠光模組、Mini LED 尾燈及貫穿式燈帶,已在一汽、上汽、奇瑞、廣汽等主流車型量產。
-表現:2024 年營收 42.25 億元,其中車規級 LED 封裝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三;2020 年牽頭項目獲國務院“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通過 IATF16949 車規體系認證,車燈綜合良率 95.99%,海外市場已拓展至歐洲、美洲、東南亞等 40 余國家和地區。
帝寶工業
1977 年成立于臺灣鹿港,2004 年在臺交所上市(股票代碼 6605),是全球售后市場(AM)車燈龍頭,在臺南新營、永康、彰濱以及大陸昆山、丹陽、合肥、寧波、南昌等地設有生產基地與研發中心,北美另有 5 個銷售/發貨中心,員工逾 3,000 人。2025 年再追加新臺幣 21 億元投資臺灣母廠,新增 13 條美規產線與智能倉儲,打造智慧工廠。
-主營業務:汽車燈具設計、模具開發、制造及全球銷售,2023 年車燈營收占比 98%,已通過 SAE、E-Mark 等認證模具逾 14,000 套。
-核心產品:自由曲面反射鏡(FF)LED 大燈、晶鉆式(MR)頭燈、HID/氙氣大燈、LED 尾燈及 AFS 智慧型頭燈自動轉向系統,并持續開發高附加價值節能新品。
-表現:DEPO 品牌燈具銷往全球 190 多個國家和地區,售后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連續獲得“臺灣 20 大全球品牌”稱號,品牌價值 5000 萬美元;與鴻華先進及 MIH 聯盟合作切入電動車燈生態。
富維海拉
富維海拉(長春一汽富維海拉車燈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由一汽富維(51%)與德國海拉(49%)合資組建,總部位于長春,并在成都、天津設有生產基地,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2億元,年產能150萬套,是一汽集團高端車燈戰略的核心供應商。
-主營業務:覆蓋汽車前燈、尾燈、霧燈、格柵燈、車標燈、地毯燈等全車燈具及配套電子器件的研發、測試、制造與銷售,并具備出口能力。
-核心產品:已量產矩陣LED(Matrix)、自適應遠光(ADB)、動態轉向燈、迎賓投影燈及尾燈動態交互系統;與經緯恒潤合作開發車載PGU光機、驅動器及Light-Creator軟件,打造具備環境感知與信息交互能力的智慧光影系統。
-表現:主要客戶包括一汽-大眾(奧迪A3/Q5、邁騰、速騰、高爾夫、探岳等)、一汽紅旗、理想汽車;天津新工廠一期已于2024年11月投產,年產54萬套尾燈,全部達產后年產能將超百萬套,年營收目標10億元。
小糸制作所
1915 年成立于日本東京,1984 年在東京、名古屋、紐約三地上市,目前在全球 13 個國家設有 34 家工廠和 17 個研發中心,員工約 3.5 萬人,是全球車燈行業技術標桿之一。
-主營業務:汽車前照燈、后組合燈、霧燈、室內燈、照明控制單元(ECU)、傳感器、航空用照明及鐵路信號燈的全系統開發、制造與銷售。
-核心產品: 矩陣 LED ADB、DLP 激光投影大燈、OLED 曲面尾燈、激光/遠紅外夜視輔助燈、Mini LED 交互尾燈、可變色溫智能氛圍燈,并實現與攝像頭、ADAS 系統的實時聯動。
-表現:全球車燈市占率約 25%,連續 20 余年位居第一;為豐田、雷克薩斯、本田、日產、馬自達、奔馳、寶馬等全球頭部車企長期配套;主導或參與制定 80% 以上的國際車燈標準,累計獲得日本 Good Design Award、Automotive News PACE Award 等國際大獎 70 余項。
法雷奧
1923 年成立于法國巴黎,全球移動出行高科技公司,2024 年銷售額 215 億歐元,在 28 個國家擁有 155 家工廠、64 個研發中心及 10.6 萬名員工,為大眾、豐田、寶馬、比亞迪、蔚來等整車廠提供配套。
-主營業務:四大事業部——動力總成系統、熱系統、舒適與駕駛輔助系統、視覺系統(含車燈、雨刮、傳感器),以及售后市場。
-核心產品:矩陣 LED ADB、第二代 Scala 激光雷達集成大燈(奧迪 Q6 e-tron)、第三代 SCALA? 3 激光雷達、ALL-in-ONE 全能彩色激光大燈(與光峰科技合作,具備 ADB + 高清地面投影 + 車載影院功能)、Micro LED 尾燈、AFS 自適應前照燈、BEAMATIC? 一體化智能照明系統。
-表現:全球車燈市占率長期位居前三;2025 上海車展首發激光雷達自清潔系統;與光峰科技戰略合作,激光大燈亮度達傳統 LED 的 10 倍、光通量提升 200%,已獲多家歐洲車企定點,預計 2026 年批量上市
馬瑞利
1919 年始創于意大利,2019 年由日本康奈可(Calsonic Kansei)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旗下瑪涅蒂·馬瑞利(Magneti Marelli)合并而成,總部位于日本埼玉,全球 19 國擁有 89 座工廠、12 個研發中心,員工約 4.5 萬人,2024 年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第 23 位。2025 年 6 月因 6500 億日元債務申請美國第 11 章破產保護,正與印度 Motherson 集團談判重組或出售。
-主營業務:汽車照明系統、車載電子、空調與熱管理、電驅動、座艙與儀表盤等,客戶涵蓋日產、Stellantis、寶馬、雷諾、豐田、本田等。
-核心產品:矩陣 LED ADB 大燈、DLP 激光投影大燈、Micro-LED 貫穿式尾燈、激光/遠紅外夜視輔助燈、可變色溫智能氛圍燈,DLP 方案已量產于寶馬 i7。-表現:合并前 2018 年營收 146 億歐元,一度為全球第七大 Tier-1;掌握 DLP 車燈等關鍵專利,為寶馬、奧迪旗艦車型提供量產方案;2025 年因債務重組,日產、Stellantis 等大客戶訂單下滑,現金流驟降 67%,正尋求 Motherson 收購或破產保護重組。
佛瑞亞海拉
佛瑞亞海拉是佛吉亞(Faurecia)2022 年 2 月完成對海拉 79.5% 股權收購后共同成立的新集團 FORVIA 旗下子公司,總部位于德國利普施塔特,全球員工 36,500 人,2024 財年銷售額 81 億歐元。1992 年進入中國,目前已在中國 10 座城市布局 17 個機構(工廠、技術中心、合資公司),員工約 6,000 人,其中研發人員 1,200 人。
-主營業務:集團層面聚焦三大板塊:
1) 汽車照明:前照燈、后組合燈、車身及內飾氛圍照明;
2) 汽車電子:照明 ECU、傳感器、能源管理、線控系統、域控制器;
3) 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售后市場燈具與電子件、特殊車輛照明。
-核心產品:
? SSL|HD 數字化高清前照燈系統:基于 Micro-LED 與 DLP 技術,像素級光束控制,支持 ADB、高清地面投影與信息交互。
? FlatLight|μMX 超薄尾燈:采用光導薄膜與激光光源,厚度<5 mm,2024 年起量產。
? Light Tile 透明車門照明:可集成顯示與氛圍效果,2025 上海車展首發概念。
? eFuse 智能配電模塊:將電子保險絲、ASIC 與軟件深度融合,實現燈光及整車能源安全冗余,2025 年已獲全球高端車企訂單,2028 年量產。
-表現:2025 年斬獲總額超 10 億歐元的新訂單,包括高級控制模塊(ACM)和智能配電模塊(iPDM)。上海海拉電子為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電子工廠;嘉興車燈工廠為亞洲最大照明工廠。持續推進“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本土客戶占比已達 50%,并持續上升。
展望未來
總體來看,智能車燈Tier1供應商正通過跨領域技術融合(如光學、傳感器、算法)重新定義車燈的價值鏈,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滲透率的提升,車燈將從功能性部件升級為智能駕駛生態的關鍵節點。對于車企而言,選擇技術響應快、供應鏈穩定的Tier1合作伙伴,將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重要策略。而如何在成本控制與創新迭代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在這一發展進程中,以華域視覺、星宇股份為代表的國內企業正逐步打破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推動著整個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當前智能車燈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分層競爭格局。在高端市場,小糸制作所、法雷奧等國際巨頭憑借先發技術優勢,牢牢占據著豪華品牌配套的主導地位;而在中端市場,以華域視覺、星宇股份為首的國內供應商正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勢快速崛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智能車燈的市場需求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車燈市場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保持15%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展望未來,智能車燈行業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需應對諸多挑戰。一方面,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車燈作為重要的感知和交互終端,其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將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上漲、國際供應鏈波動等因素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具備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規模化生產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如何在保持成本優勢的同時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將是決定其能否在全球市場占據更重要地位的關鍵所在。
就在今年,12月4日,2025深圳國際智能車燈及投影顯示高峰論壇將于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盛大開幕。本次論壇將聚焦智能車燈像素化交互、激光大燈性能革命、Micro LED車燈發展、DLP投影技術挑戰等前沿議題,邀請各大主機廠,以及智能車燈相關核心供應商共襄盛舉。
*以上信息整理自企業官網及公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