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智能化與電動化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智能光感天幕正從 “高端配置” 向 “主流選擇” 快速演進,成為車企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核心抓手之一。隨著消費者對駕乘舒適性、個性化與科技感的需求不斷升級,傳統固定透光率的天窗已難以滿足市場期待,而智能光感天幕憑借 “按需調光” 的核心優勢,不僅能解決防曬隔熱、隱私保護等實際痛點,更能與智能座艙系統深度聯動,成為汽車 “第三空間” 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智能光感天幕的滲透率正逐年攀升,據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研究院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市場在售車型搭載智能光感天幕的汽車占比已突破5%,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提升至12%,其在汽車科技領域的戰略地位正持續凸顯。
搭載智能光感天幕的車型盤點

傳統智能光感天幕(EC/PDLC/SPD/DLC)雖解決了 “隔熱調光” 核心需求,但隨著用戶對汽車 “第三空間” 體驗升級,逐漸暴露功能單一(僅聚焦光線控制,“星空頂” 等需求需額外加裝氛圍燈)與交互割裂(與座艙系統缺乏聯動,未利用天幕視野優勢)的局限。
京東方今年6月于展會首發的“鈣鈦礦CIPV(車載光伏)調光玻璃天幕”,展現了其在汽車天幕領域的創新實力。這一技術應用了柔性鈣鈦礦發電技術,能夠通過太陽能自主驅動實現車頂的動態變色功能。無論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在陰雨綿綿的天氣中,該天幕都能自適應地調節車內光線的明暗,為駕乘者提供舒適的視覺體驗,重新定義了燃油車的智能交互體驗。

福耀集團發布的 “Mini-LED 氛圍燈天幕玻璃”,通過融合 Mini-LED 技術與易暉光電獨創的 MDSN? 光電膜技術,開辟出 “調光 + 顯示 + 交互” 三位一體的創新路線:技術上,其搭載肉眼幾乎不可見的微米級發光芯片(未點亮時與普通玻璃無異),可實現獨控點光源,光線利用率較傳統側發光 LED 提升 40% 以上,且依托直顯發光原理無需背光模組,功耗僅為傳統 LED 天幕的 1/3(靜態星空每小時功耗不足 5 瓦);功能上,支持星空、動態光軌等圖案自由組合與動畫實時切換,還能與主副駕顯示屏聯動——導航時實現 “星空 + 路線延伸”,娛樂時形成 “上下巨幕”,并隨駕駛模式自動切換光影。

智能光感天幕產業鏈剖析
智能光感天幕的產業化落地依賴于 “上游原材料 - 中游總成制造 - 下游應用” 的完整產業鏈協同,各環節的技術突破與成本優化,共同推動了天幕產品的普及。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研究院通過梳理產業鏈結構發現,目前全球智能光感天幕產業鏈已形成 “中國主導、全球協作” 的格局,國內企業在中游總成制造與下游應用端優勢顯著,而上游核心材料仍有部分依賴進口,未來產業鏈自主化將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上游材料及設備
汽車全景天幕的上游產業涵蓋了從基礎材料到關鍵設備的多個環節。基板玻璃作為核心材料,為天幕提供了堅固的支撐。PVB基材則用于增強玻璃的粘結性和安全性。調光材料是實現天幕功能的關鍵,包括液晶、無機氧化物、納米材料、ITO導電膜、導電銀漿和玻璃油墨等,這些材料共同賦予天幕調光、隔熱、隱私保護等功能。PDLC、EC和SPD調光膜以及DLC涂層等進一步提升了天幕的性能和功能。在設備方面,熱彎設備用于玻璃的成型,鍍膜設備用于材料的涂層處理,檢測設備和激光設備則確保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調光玻璃的生產整合了這些材料和設備,最終由天幕總成企業將調光玻璃與其他零部件組裝,形成完整的全景天幕產品,供應給汽車制造商。
以下是部分上游材料及設備供應商


為了深化全球合作與交流,加速產業鏈協同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并快速推進技術產品的市場應用,由亞洲新能源汽車網攜手智能座艙產業聯盟、車載顯示技術展共同主辦的“2025深圳國際汽車天幕及車窗顯示產業論壇”將于2025年12月4日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同時,“2025第五屆深圳國際車載顯示技術展覽會”也將同期開幕。我們誠摯邀請全球汽車天幕產業上下游企業,包括汽車主機廠、智能座艙企業、PDLC調光、EC調光、SPD調光、DLC調光、玻璃、玻璃夾膠材料、鍍膜設備、鍍膜材料、玻璃熱彎設備、車窗透明顯示等企業共襄盛舉,聚焦汽車天幕與智慧車窗技術的最新進展,共同探討產業發展新趨勢,分享智能汽車顯示技術的新篇章。
論壇擬議題

聯系方式
請加微信了解詳情報名:
張先生:15013643593(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