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傳統物理按鍵正逐漸被更簡潔、更具科技感的智能觸控表面取代。從冰冷的裝飾材料,進化為能與用戶對話的“智能皮膚”。隨著消費者對科技感與個性化需求的提升,傳統物理按鍵逐漸被更簡潔、更具未來感的智能觸控表面取代。木紋屏、透光皮革、IMD裝飾面板等創新產品,不僅讓汽車內飾更具設計美感,還賦予了它們觸控、顯示、甚至情緒交互的能力。這一趨勢的背后,是一批材料科學、電子工程和人機交互領域的先鋒企業,正在重新定義“汽車表面”的價值。
當前,智能表面技術已形成三大主流方向:裝飾性智能表面(如木紋屏、透光皮革)、功能集成表面(如IMD/IME工藝)、以及自適應交互表面(如觸覺反饋、動態調光)。洲明科技的U-Natural紋理屏可以在熄屏時呈現高級木紋,點亮后則變為高清顯示屏;大陸集團的Acella Hylite透光皮革技術,讓傳統內飾材料具備了觸控與光影交互能力;而TactoTek的IMSE模內電子技術,則直接將電路“編織”進3D注塑件,實現了功能與美學的完美融合。這些創新不僅應用于豪華車型,也正逐步向大眾市場滲透,推動智能座艙進入“無按鍵時代”。
下面將盤點在該領域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和實際應用案例的代表性企業(企業排名不分前后)。
馬瑞利
全球頂級汽車電子與照明系統供應商,2021年由意大利馬涅蒂·馬瑞利(Magneti Marelli)與日本康奈可(Calsonic Kansei)合并而成,總部位于意大利科爾貝塔,在全球擁有約50,000名員工、170+工廠與研發中心,客戶涵蓋寶馬、奔馳、大眾、豐田及多家中國新勢力。
-主營業務:智能座艙與內飾電子、車燈系統、動力總成、熱管理、傳感器與軟件;其中座艙事業部專注“隱形顯示+智能表面+人機交互”一體化。
-核心產品:
? Miragic?隱形顯示——在木紋、金屬或織物飾板下集成OLED或Mini-LED,無顯示時完全隱藏;
? Shy-Tech智能表面——將觸控、照明、振動反饋整合到3D注塑件或透光表皮,支持多材質包覆;
? 可量產IME(模內電子)結構件,厚度≤2 mm,支持3D曲面與氛圍燈同步控制。
-表現:2023年起為歐洲豪華品牌SUV配套量產Miragic中控飾板;2024年上海國際車展首發“可卷曲智能表面”原型,曲率半徑5 mm、壽命>20,000次彎折;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落地5條智能表面生產線,年產能超120萬套。
常熟汽飾
成立于1996年,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總部位于常熟,全球布局15個基地、45座工廠、員工約1.2萬人,與安通林、麥格納、派格等國際巨頭建有合資平臺。
-主營業務:面向全球整車廠提供“從工程開發、模檢具制造到自動化產線、試驗驗證”的汽車內飾件總成一站式解決方案,核心產品涵蓋門護板、儀表板、副儀表板、立柱、衣帽架、塑料尾門等整車內飾模塊。
-核心產品:
? iX-2024智能座艙——集成木紋LED、透光PU皮、透光織物及智能觸摸表面的整體飾板,支持氛圍燈、語音助手、健康監測等多模交互,2024年榮獲紅點設計概念大獎;
? 量產級透光表皮門飾板——已在新能源車型中批量供貨,實現隱藏式氛圍燈與觸控按鍵一體化。
-表現:2024年iX-2024座艙斬獲紅點設計概念大獎,成為國產內飾品牌首次在該領域獲此殊榮的項目;新能源內飾業務近四年營收占比增長近40倍,2025年預計全生命周期訂單金額超78億元。
洲明科技
成立于2004年,2011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總部深圳,全球擁有40萬 m2智造基地、20余家海外分支、3000+服務網點,LED 顯示屏銷售額與出貨面積已連續多年全球第一,市占率約13.1%
-主營業務:
? LED 高清全彩顯示屏(戶內外租賃、固裝、創意/異形屏);
? LED 專業照明及文創燈光;
? Mini / Micro LED 芯片級封裝及模組;
? “硬件+系統+軟件+內容+交互”一體化的光顯整體解決方案;
-核心產品:
? Unatural 紋理屏:熄屏時與墻面木紋、石材或浮雕紋理完美融合,亮屏后切換為高清顯示;可嵌入家居或汽車內飾表皮,實現“隱形顯示+氛圍控制”。
? 車載 Mini LED 透光表皮樣件:與主機廠聯合開發,將 Mini LED 陣列封裝在柔性透明基材中,用作天窗星空、門飾板動態氛圍燈及觸控反饋一體化表面,已進入B樣驗證階段。
? COB & MIP 微間距顯示膜片:厚度≤0.5 mm,可貼合曲面內飾件,實現高亮動態圖標或文字提示,支持局部調光以降低功耗。
LG Display
成立于1999年,總部位于韓國首爾,是全球領先的OLED與高端LCD面板制造商,員工約6.1萬人,在韓、中、歐、美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2025年起,公司加速“去LCD化”,已出售廣州8.5代LCD工廠,全力押注OLED賽道。
-主營業務:
? 電視、IT(顯示器/筆電/平板)、移動設備及車載顯示用OLED與LTPS-LCD面板的研發、制造與銷售;核心產品:Tandem OLED、P-OLED、透明OLED、可拉伸OLED等。
-核心產品:
? 第二代Tandem OLED車載顯示:亮度提升40%、功耗降低40%,壽命與可靠性大幅提升,已量產;
? 18英寸可滑動P-OLED中控屏:可擴展至原尺寸150%,保持100 ppi與全RGB畫質,觸控按鍵可凸起以提供物理反饋;
? 30-50英寸超大曲面P-OLED一體式儀表:計劃2025年后量產,厚度<2 mm,可貼合復雜曲面內飾;
? 透明OLED側窗/天窗顯示:預計2025年商用,用于AR-HUD與信息娛樂一體化;
-表現:2024年在10英寸及以上車載顯示市場份額17.6%,連續六年全球第一;2025年Q2車載顯示營收占比約10%,OLED產品占公司總收入56%,同比增長4%;2025年7月宣布再投資1.26萬億韓元(約66.6億元人民幣)擴建韓國坡州OLED工廠,用于30英寸以上車載OLED專用產線,目標2027年形成雙軌量產體系。
大陸集團
1871 年成立于德國漢諾威,全球員工約 18.9 萬,在 49 個國家運營;旗下三大子集團——汽車子集團、輪胎子集團與康迪泰克子集團——共同構成世界第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994 年進入中國,現擁有 23 座生產基地、13 個研發中心,中國員工逾 2.1 萬。
-主營業務:
? 汽車子集團:制動與穩定控制、底盤與動態管理、高級駕駛輔助、自動駕駛、車載顯示與操作系統、車身電子、智能座艙及車聯網;
? 輪胎子集團:轎車、卡車、客車及特種輪胎,配套數字化胎溫胎壓監測與車隊服務;
? 康迪泰克子集團:非輪胎橡膠與塑料技術,包括汽車內飾表皮、輸送帶、空氣彈簧等;
-核心產品:
? Acella? Hylite 透光表皮:將導光薄膜與環保 TPU/PU 復合,可在木紋、織物或金屬紋理中隱藏 LED 點陣,實現氛圍燈、警示符號與觸控反饋一體化;已通過 VOC 與耐候性測試,2024 年起為歐洲豪華車型量產供貨;
? Natural Surface 三維透光覆膜:利用可拉伸光學涂層與模內嵌膜技術,實現 3D 曲面無縫貼合,支持局部透光與多點觸控,2025 年應用于新一代電動 SUV 門飾板;
? 全景式 HUD 光學涂層:擋風玻璃下邊緣黑色印刷區集成高對比涂層,與三塊緊湊型顯示單元拼接,實現 A 柱到 A 柱的超寬信息帶,2023 CES 創新獎技術,2026 年量產;
-表現:2024 財年集團營收 415 億歐元,其中汽車子集團 183 億歐元,同比增長 19.3%,占總營收 46%;Acella? Hylite 透光表皮獲 2024 德國設計大獎,并已在歐洲豪華電動車平臺實現 SOP;常熟工廠第 1 億只制動卡鉗下線,成為智能制造標桿,產品出口至全球 30+ 主機廠。
延鋒
1936 年始創于上海,前身為延安機模廠;現隸屬上汽集團,由華域汽車 100% 控股。全球 240+ 分支機構、57,000 名員工,其中 4,100 名專家分布于 14 家研發中心,具備“從概念到量產”的一站式系統能力 。2024 年集團營業收入逾 1,200 億元,位列《美國汽車新聞》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第 17 位,連續 6 年位居中國內資企業首位 。
-主營業務:
? 汽車內飾(儀表板、門護板、智能表面)
? 座椅系統(整椅、骨架、發泡、頭枕)
? 外飾系統(保險杠、尾門、擾流板)
? 座艙電子(域控制器、車載顯示、軟件)
? 被動安全(方向盤、氣囊、安全帶)
-核心產品:
? XiM23/XiM25 智能座艙:木紋透光表皮、3D 曲面隱藏式 OLED、可滑動中央扶手屏,實現“無按鈕”交互;2025 年已有 5 款車型 SOP 。
? 透光織物 & 透光 PU 表皮:與華為鴻蒙座艙聯合開發,支持分區氛圍燈、觸控與手勢反饋,量產良率>95% 。
? 零重力座椅智能表面:集成壓力傳感、加熱/通風/按摩及氛圍燈,支持個性化 UI 與語音聯動。
-表現:2024 年座椅板塊銷售額 360 億元,整椅產量 580 萬輛份,國內市占率 32%,穩居第一 。2023 年出口增長 67%,歐洲市占率從 12% 提升至 21%;參與制定 17 項國家/行業標準,累計獲國家新能源汽車專項補貼 23.7 億元 。2025 年啟動 50 億元“數字孿生工廠”項目,智能表面定制化生產周期由 14 天縮短至 72 小時 。
艾爾瑪
2006 年成立于東莞長安,2025 年改制為股份公司,注冊資本 1.05 億元,在全球 7 個國家布局 16 個基地,總面積逾 20,000 m2;擁有無塵車間、恒溫測量室和歐/美/日進口設備,通過 ISO9001、IATF16949、ISO13485 等體系認證,是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上市后備企業。
-主營業務:專注模內智能表面裝飾整體解決方案(IMS),涵蓋工業設計、模具、裝飾箔、工藝設備及量產服務;核心技術包括 IMR、IML、IME、INS、OMD、數碼裝飾等,可實現紋理、色彩、圖案、觸感、功能一體化。
-核心產品:
? IMR 轉寫箔:高拉伸、耐刮擦,可在 3D 曲面實現木紋、金屬、織物等效果;
? IME 功能膜:將導電線路、LED、觸控層一次性嵌入注塑件,厚度≤1 mm,已用于汽車門飾板、家電面板;
? 透光/隱藏顯示膜:與 OEM 聯合開發,熄屏隱形、亮屏高清,支持氛圍燈及圖標動態切換。
-表現:長期為世界 500 強企業提供配套,2024 年 IMR 裝飾膜出貨量突破 3,000 萬片;車載項目已進入多家主機廠量產,2025 年預計新增 8 條自動化產線,年產能提升 40%。
敏實集團
1992 年創立于浙江嘉興,2005 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一家專注汽車零部件的全球化上市集團。公司在全球 14 個國家布局 77 家工廠及辦事處,員工 2.2 萬余人,服務奔馳、寶馬、特斯拉等 70 余個汽車品牌,連續位列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 。
-主營業務:
? 四大核心產品線:鋁件、塑件、金屬及飾件、電池盒;
? 工裝模具業務:同步承擔外飾件及車身結構件的模具、夾具研發與制造;
? 新事業拓展:圍繞新能源汽車、低空飛行器(eVTOL)提供輕量化鋁合金結構件、智能座艙人機交互系統及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核心產品:
? 透光/隱藏顯示飾板:利用高強度鋁材+復合透光表皮,實現氛圍燈、信息圖標與觸控交互一體化,已在歐洲豪華車型小批量試裝;
? 柔性電子皮膚:與智元機器人合作,開發可拉伸導電膜+TPU 復合層,用于人形機器人關節與汽車門飾板觸控反饋;
? 低空飛行器智能座艙:為億航 eVTOL 配套輕量化機艙內飾,集成氛圍燈、隱藏式顯示與多點觸控表面,項目 2025 年進入驗證階段。
-表現:全球最大鋁電池盒供應商,年銷量超 100 萬套,銷售額約 50 億元;率先突破 250 MPa 屈服強度航空級鋁材,滿足靜態壓潰與動態沖擊要求,填補國內空白;2024 年集團營收創歷史新高,全球新增 8 條智能表面自動化產線,預計 2025 年產能再提升 40%。
正美集團
1969 年成立于臺北,專注“印刷應用與加值服務”逾 55 年。全球 15 處據點、6,000+ 員工,設有臺北、深圳、昆山、圣何塞四大研發中心,長期服務世界 500 強品牌,是大中華區規模最大、全球領先的特殊印刷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主營業務:
? 六大事業群:醫療與健康、汽車應用、綠能、電子 ICT、日化 CPG、數字前沿(DFA);
? 核心能力:從油墨、薄膜、模切到整機組裝的一站式“印刷+電子+結構”整合,覆蓋標簽、外觀裝飾、導光/觸控模組、軟包、醫療耗材等全場景。
? 認證體系:ISO 9001 / 14001 / 45001、IATF 16949、ISO 13485、QC 080000 等全鏈通過。
-核心產品:
? IMF/IME 模內薄膜:可在 3D 曲面上一次成型木紋、金屬或織物紋理,同時埋入導光層與觸控線路,厚度<1 mm。
? 透光/隱藏顯示表皮:熄屏為純裝飾面,亮屏呈現圖標、氛圍燈或警示信息,已應用于方向盤、中控及門飾板。
? LGF 導光觸控板:微結構光學膜+薄膜按鍵,實現超薄背光與多點觸控,功耗降低 30%。
? OMF/INS 外觀飾板:支持 3D 拉伸 20 mm 以上,耐磨 1,000 g@500 次不露底,耐候 1,000 h 無粉化。
? 充電樁導光解決方案:將 LED 點陣隱藏于金屬拉絲紋理中,實現夜間指示與品牌 Logo 動態點亮。
-表現:
? 車載領域:2020 年成立汽車事業部后,3 年內拿下 8 家主機廠量產項目,2024 年汽車類銷售額同比增長 45%。
? 技術獎項:2023-2024 連續兩年獲德國 iF 設計獎(智能表皮 HMI 類別)。
? 綠色里程碑:2024 年導入 100% 再生 PET 薄膜與大豆油墨,全年減碳 8,200 tCO?e;獲臺灣“綠色工廠”認證。
? 產能擴張:2025 年泰國新廠與印度班加羅爾基地投產,汽車裝飾膜年產能提升至 2,500 萬平方米,位列亞洲前三。
愛元福
1970 年成立于臺北,2025 年集團邁入 55 周年,專注“模內/模外裝飾 + 異曲玻璃成型”高端裝備與工藝整合。臺北總部 + 蘇州、東莞雙基地,服務全球 20+ 主機廠及 Tier 1,是亞洲少數同時具備 IMF/IME/OMD 量產設備與制程 Know-how 的隱形冠軍。
-主營業務:
? 工藝方案:IME(模內電子)、OMD(模外裝飾)、IML/IMF/INS、異曲玻璃熱成型;
? 核心設備:
– SP-D3 異曲玻璃熱成型定形機(最大成型 1600 mm);
– IMF/IME 高速貼合/真空成型機(兼容鎂鋁、CFRP、曲面玻璃);
? 增值服務:模具開發、產線交鑰匙、工藝培訓與售后駐廠支持;
-核心產品:
? 單層 FILM 全功能 IME:將觸控線路、LED 燈、傳感器一次集成于 0.2 mm 薄膜,可 3D 拉伸 20 mm,已實現“可泡水”醫療級版本
? OMF 模外披覆:BYD、Hyundai、長城、光陽、吉利、日產、豐田等 8 家車企批量采用,用于中控、門飾、換擋面板
? 異曲玻璃一體化方案:2022 起為 Maserati 12.3" 曲面屏量產,2024 良率 > 95%,能耗降低 30%,換模時間 < 30 min
-表現:設備實績:SP-D3 已部署于大陸 Tier 1 雙塔 3.0 產線,累計產出異曲玻璃 100 萬片無重大客訴;市場定位:不走高量低價,專注“高技術稀缺價值”,OMD/IME 設備平均單價較傳統方案高 2.5 倍,毛利率 > 45%;專利與標準:擁有 60+ 項成型與溫控專利,牽頭制定《異曲玻璃熱成型設備》團體標準,2024 年獲臺灣精品獎。
川上光學
2013 年成立于東莞東坑,由臺灣微結構光學膜專家王信易博士領軍,專注特種 UV 樹脂與微結構裝飾薄膜的研發與量產。公司沿用臺灣上川精密的技術與設備體系,已在大陸建立 3,500 ㎡無塵廠房,具備“樹脂—設備—工藝”全鏈路自主知識產權,是華南少數可同時提供 IML/IMR/INS/OMD 膜片與技術服務的光學膜廠。
-主營業務:
? 核心產品:高拉伸 UV 紋理膜、后固化 UV 加硬膜、各類 PET/PC/PMMA/復合基材裝飾膜;
? 技術服務:UV 膠水、離型膜、紋理母版設計、整線工藝輸出與駐廠輔導;
? 應用領域:汽車內飾、家電面板、手機背板、建筑及 3D 裸眼光柵。
-核心產品:
? 汽車內飾 IMF/INS 膜:支持 20 mm 以上深拉伸,表面硬度 1H/1 kg,已通過主機廠耐刮擦、耐汗液與 1,000 h UV 老化測試;
? 高拉伸 OMD 紋理膜:適配鎂鋁、CFRP、曲面玻璃等基材,可實現木紋、金屬、碳纖維無縫包覆,已用于 BYD、長城、吉利門板及中控;
? 3D 立體景深膜:裸眼 3D 光柵結構,可嵌入儀表板裝飾條實現“懸浮”圖標效果。
-表現:
? 產能:4 條卷狀 UV 轉印線(600–1600 mm),單日最大產能 20,000 ㎡;2024 年膜片出貨量 1,200 萬㎡
? 客戶:福建通達、江蘇坤達、深圳群達、和鑫晟等 50+ 一級供應商;終端已覆蓋比亞迪、長城、吉利、廣汽等 8 家主機廠
? 專利:擁有 12 項微結構 UV 壓印與耐拉伸涂層發明專利,2023 年獲“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TactoTek Oy
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芬蘭奧盧,是“模內結構電子(IMSE?)”技術的全球開創者與專利持有方。公司在全球擁有300+項專利,并在美國、德國、瑞士、日本、韓國設有辦事處,員工規模約200人。投資者陣容包括3M Ventures、佛吉亞創投、Repsol Energy Ventures 等 。
-主營業務:
? 不直接制造終端產品,而是向全球 OEM、Tier 1 及 EMS 提供 IMSE 技術授權、設計規則、工程服務和供應鏈支持,幫助客戶把印刷電路、LED、觸控、天線等電子元件一次性注塑進 3D 塑料結構,形成超薄、輕量、無縫的智能表面。
? 采用“許可+生態”模式:與 Belink Solutions、東江集團、NBHX、延鋒等建立合作,輸出功能膜、模具、工藝及測試規范,實現從原型到百萬級量產的全鏈條支持。
-核心產品:
? IMSE? 3D 智能飾件:厚度≤2 mm,重量較傳統組件減輕 40-70%,可集成隱藏式氛圍燈、電容觸控滑條、品牌發光徽標、3D 手勢天線等功能 。
? Polestar 聯合方案:為極星提供 IMSE 技術許可,用于開發可持續照明與下一代 HMI 原型,已進入極星車型設計階段 。
? 延鋒合作座艙:與延鋒共同開發高度集成人機界面,將燈光、觸控、顯示無縫嵌入儀表板、門飾板等曲面內飾 。
-表現:截至 2025 年,已在全球授權 20+ 家制造商使用 IMSE 技術,累計量產項目 30 余個,涵蓋汽車、智能家居、醫療及工業控制。2025 年 4 月與 NBHX 簽署中國戰略合作協議,首個落地產品為 IMSE 發光徽標,將在 Auto Shanghai 2025 正式亮相并啟動本地化量產。
蘇大維格 (邁塔光電)
蘇大維格2001 年成立,微納光學結構設計 + 納米壓印母版 + 大尺寸卷對卷量產能力,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 邁塔光電是其全資子公司,專注“車規級光學膜卷制”與“智能導光模組”量產,擁有 1,500 mm 幅寬卷對卷納米壓印線。
-主營業務:
? 大幅面納米壓印母版(鎳版、軟模、硬模);
? 納米透光膜、超薄導光膜、隱藏顯示紋理膜;
? 車規級光學模組(導光 + 觸控 + 氛圍燈一體化);
? 一站式設計-母版-卷制-貼合-檢測整線服務。
-核心產品:
? 大幅面納米透光材料:為 BMW 環抱式交互光帶獨家供貨,幅寬 1,200 mm,透光均一度 ≥ 90%,已解決后段熱壓、注塑、鐳射切割等工藝難題。
? 超薄圖形導光膜:厚度 50-200 μm,替代傳統 PMMA 導光板,減重 60%,成本下降 30%,支持 3D 曲面貼合。
? 隱藏顯示紋理膜:方向盤、中控、門板“木紋/織物紋理 + 隱藏 UI”,觸控響應 < 10 ms,表面硬度 2 H,已通過 1,000 h 雙 85 與 -40~85 ℃ 冷熱沖擊。
? 動態彩色導光方案:微米級網點 + 亞微米級微結構,實現雙幅立體彩色圖案,可切換氛圍燈模式,用于虛擬顯示與車載游戲。
-表現:
? 2025 EAC 現場與 5 家主機廠、3 家歐洲 Tier 1 達成技術簽約,合同金額預計超 3 億元。
? 全球首個 1,500 mm 幅寬車規級納米壓印產線已跑通,月產能 50 萬片,良率 > 95%。
? 隱藏顯示紋理膜已在中國、歐洲 4 款高端新能源車型 SOP,2024 年 Q4 開始批量供貨,預計 2025 年出貨量 120 萬套。
智能表面的未來
隨著技術邊界的不斷突破,智能表面正在從單一的觸控功能向多模態交互演進。其中,無介質觸控技術正成為最具顛覆性的發展方向之一。東超科技研發的負折射平板透鏡技術,已實現真正的空中成像交互,用戶可直接在空氣中完成觸控操作,徹底擺脫了傳統屏幕的物理限制。這項技術或將重新定義車載HMI的形態,讓儀表盤、中控屏等傳統界面“消失”在空氣中。
與此同時,智能表面正在向“環境智能”進化。未來的汽車表面將不再是孤立的交互單元,而是能感知環境、理解場景的智能系統。想象一下:當陽光照射角度變化時,智能天窗會自動調節透光度;當檢測到乘客情緒波動時,座椅表面會通過微振動提供安撫;甚至整個車身都能成為顯示界面,通過光學涂層實現動態信息展示。這種全方位的環境感知能力,將使人車交互變得前所未有的自然和直觀。
在技術融合方面,柔性電子與AI算法的結合尤為值得期待。晶華新材的電子皮膚技術已實現全掌觸覺感知,未來結合邊緣計算,可以讓方向盤實時感知駕駛者的握持狀態和疲勞程度。而仿生水凝膠材料的應用,則可能讓汽車內飾具備自修復和生物識別功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活”的表面。
這場變革的本質,是讓人機交互從“刻意操作”變為“自然感知”。當無介質觸控、環境智能和情感計算等技術成熟時,汽車將真正成為一個懂得用戶需求的智能伙伴。而實現這一愿景的關鍵,在于材料科學家、交互設計師和AI工程師的跨界協作。可以預見,未來的汽車表面將不再是被動的操作界面,而是會思考、會適應的智能生命體,重新定義移動出行的人機關系。
對此,即將于2025年12月5日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隆重舉辦的“2025深圳國際汽車內飾及智能表面高峰論壇”將圍繞智能表面的現有發展和技術突破與創新展開討論。屆時現場將匯聚主機廠、表面處理供應商、光電產品供應商、材料廠商等產業鏈的精英人士。
*以上信息整理自企業官網及公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