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能源汽車網消息,據聯乘會數據顯示,全國汽車制造業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1679億元,同比增長11.3%,利潤總額3799.7億元。截至10月31日,已有多家上市車企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報告,從財報信息可以看出,前三季度汽車行業的業績整體偏好,大部分車企業績出現明顯增長。今天盤點的這12家整車制造企業中,7家實現盈利,其中比亞迪增幅最大。
智己L7、飛凡R7等加持
上汽集團前三季度凈利潤126.5億元
上汽集團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2052.18 億元,同比增長 12.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7.4 億元,同比下降
18.43%。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126.5億元。
在銷量方面,公司實現整車銷售153.6萬輛,同比增長16.2%,環比第二季度增長51.5%。其中智己L7、飛凡R7、凱迪拉克LYRIQ銳歌等中高端智能電動車新品開啟交付,使得第三季度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0.6萬輛。
比亞迪銷量屢創新高
加快布局海外市場
2022年比亞迪第三季度營收為
1170.8 億,同比增長 115.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57.16億元,同比增長
350.26%。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676.88億元,同比增長84.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11億元,同比增長281.13%。
從銷售數據來看,比亞迪7 月銷售量為 162530 輛,同比增長 183%;8 月銷量為 175418
輛,同比增長 155.23%;9 月銷量為 200973 輛,同比增長 182.67%。其中,比亞迪銷量第一的是王朝系列的宋,其次是海洋系列的海豚。
比亞迪銷量屢創新高,但依舊不滿足于國內市場。據了解,比亞迪近期攜唐、漢、元三款車型正式進軍歐洲市場,亮相巴黎車展,未來將開啟多國交付。隨著出口量的不斷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將不斷提高。
長城汽車銷量整體下滑
營收利潤卻雙增長
長城汽車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994.80億元,同比增長9.56%;凈利潤81.49億元,同比增長64.80%。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5.57億元,同比增長80.55%。營收增速很高,但銷量的數據卻整體下滑。
銷量方面,長城汽車在今年前三季度銷售新車80.23萬輛,同比下滑9.25%。從細分車型來看,哈弗品牌454542輛,同比下滑16.42%。WEY品牌30464輛,同比下滑15.75%。長城皮卡143399輛,同比下滑13.99%。歐拉品牌84721輛,同比下滑0.01%。坦克品牌的銷量為89187輛,2021年同期為52572輛,同比增速高達69.65%。
廣汽集團前三季度凈利潤80.62億元
埃安今年累計銷量突破18萬輛
數據顯示,廣汽集團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9.76億元,同比增長45.10%;歸母凈利潤80.62億元,同比增長52.59%;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5.27億元,同比增長51.58%;凈利潤23.12億元,同比增長144.07%。
在銷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廣汽集團累銷新車182.5萬輛,同比增長22.2%。具體到細分車型,廣汽豐田累銷76萬輛,同比增長31.1%,廣汽本田57.2萬輛,同比增長4.41%,廣汽傳祺26萬輛,同比增長20%,廣汽埃安今年累計銷量突破18萬輛,同比增長132.09%。
長安汽車前三季度凈利潤69.0億元
同比增長130.6%
第三季度報告,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87.78億元,同比增長28.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2億元,同比下降17.47%。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853.52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歸母凈利潤69.0億元,同比增長130.6%。
塞力斯營收銷量雙增長
為何越賣越虧?
與以上五大車企不同的是塞力斯,財報顯示,塞力斯今年前三季度財累計營收231.23億元,同比增加101.96%,凈虧損26.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83億元虧損擴大147%。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07.07億元,同比增加163.39%;凈虧損9.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2億元虧損擴大57.3%。
以上數據可以看到,賽力斯的營收是非常可觀的,但最終卻造成虧損的局面。官方解釋這源于芯片、動力電池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以及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等因素的影響。
另外,江淮汽車、江鈴汽車、北汽藍谷、ST眾泰這四家車企前三季度的營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力帆科技與海馬汽車前三季度的營收增幅較多,同比分別增加107.4%和50.38%,但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差別不大。
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屢創新高,汽車行業明顯呈現復蘇的趨勢,第四季度在政策等的加持下,全年銷量有望進一步提高,總的來說,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實現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