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加速了國內新汽車行業新勢力企業競爭的節奏:
之前被給予厚望的賽麟和拜騰,分別在燒光59億和84億后狼狽離場,蔚來牢牢占據中國行業第一的地位,第一梯隊的2-5名則有來有回打得不可開交。
今年7月10日,之前被傳出已經秘密遞交IPO申請的理想汽車,終于公開宣布已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首次IPO募集最多1億美元。
和之前摩根大通、瑞銀擔任承銷商的傳聞不同,IPO的承銷商是雪盈證券。目前,李想是最大的自然人股東,持股25.2%,擁有70.3%投票權;理想“鐵粉”王興及美團共持股23.5%,有9.3%投票權。
不到一個月前,小鵬汽車被傳已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莫非被稱為“蔚小理“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大巨頭,要在美股團聚了?
實現理想的曲折道路
李想是理想汽車的創始人,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創業。
2000年注冊泡泡網,現在還正常運營;2005年,又創立了更為人所熟知的汽車之家,并于2013年末赴美成功上市。車和家(理想汽車運營主體)是他在2015辭任汽車之家總裁之后的第三次創業。
有前兩次成功創業和成功帶領公司IPO的經歷,李想很快幫車和家拿到了A輪價值7.8億元的融資。據媒體報道,含A輪融資在內,理想汽車成立十個月已經累計獲得融資超過25億元。
然而,理想汽車產品的發展并沒有融資那么順利。
李想在創立車和家的同時也參與了蔚來汽車的創立,因此,為了和蔚來分賽道競爭,車和家選擇了SEV(微型電動小車)作為公司起步的研發方向。
但由于SEV分類不明確,導致監管難問題。在兩年多的研發后,2018年,車和家的SEV“胎死腹中“。
SEV燒了車和家的投資人多少錢暫且不論,光是時間成本就讓人有些承受不起,畢竟有著互聯網血統的造車新勢力企業發展速度也堪比互聯網,時間就是生命。
現在第一梯隊的新勢力中,蔚來2017年12月正式上市了第一款車型ES 8,2018年9月威馬EX 5實現量產交付,小鵬G3于2018年12月正式發售。車和家2018年才發布理想智造ONE(后改名為理想ONE)概念車,在搶占市場方面徹底落后了。
雖然李想后來在采訪中一再表示“我們不需要外部大規模輸血”、“我們自身很節約”,但造車需要的費用,靠節約恐怕是省不出來的。多虧投資人依然相信李想和理想,車和家雖遭折戟但始終現金充足,能繼續研發和生產。
理想ONE正式發售前,李想就依靠汽車之家、泡泡網等汽車、數碼 KOL 的大力支持和他對自己微博上的151萬粉絲的影響力,讓ONE很快打出名氣、拿到訂單。
美團CEO王興2019年參與車和家C輪融資后,也開始瘋狂為ONE打call。
今年6月中旬,理想汽車官方宣布,理想ONE累計交付量達到10000臺,創造新勢力車企最快交付記錄。
車和家雖然曾經“誤入歧途”,但好歹是在資本的一路守護下趕上了實現理想的末班車。
水到渠成的上市
SEV失敗的挫折并未影響理想汽車的上市之路。在拼命研發趕時間的同時,理想汽車的上市準備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根據車和家股東之一利歐股份2019年6月的公告,車和家在去年就開始擬搭建VIE架構,并提到“標的企業計劃赴境外融資,正在搭建紅籌架構,需要對公司架構進行重組”。
今年1月,路透社報道稱理想汽車已去年12月秘密申請美國IPO,最快上半年完成上市;同時,負責審計工作的普華永道已入駐理想汽車一段時間。
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0年6月30日,車和家全部11名股東都完成了股權出質。加上順利完成的D輪投資,理想汽車已經完全做好了上市準備。
之所以上市之路比研發之路走得更順、更有計劃,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李想完成了一次企業上市,對此駕輕就熟,并且他曾說過:“我已操盤過百億級公司,我希望再操盤一家千億級公司。”
第二,2016年利歐股份在簽訂車和家A輪融資協議設定了關于IPO的對賭協議。可以說,利歐股份之所以領投車和家,看中的就是其日后上市的潛力。
利歐股份在車和家A輪融資中投資3.5億元,如果到2022年車和家履約失敗,將可能面臨出資5.18億元回購股權的情況。對于普遍缺錢的車企,5.18億元可能會使其現金流斷裂。
既有李想自己的雄心壯志和IPO經驗,又有不得不上市的原因,加上造車是個吞錢的無底洞,并且頭部效應明顯,能活下來的企業最終靠上市融資幾乎是必然選擇。所以,對于已經做好準備的理想汽車,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
同樣常常被傳出IPO“謠言“的小鵬汽車雖然沒有對賭協議的困擾,但是據36氪報道,其海外上市所需的紅籌架構已經搭建完畢。
對此,小鵬的官方回復是:“我們不會評論市場傳言。小鵬汽車會密切關注資本市場的發展動態,以把握有利企業發展的融資機會。”官方模棱兩可的回答說明小鵬也在等上市良機。
今年以來,特斯拉和蔚來汽車的股價火箭上漲,似乎也是理想和小鵬蠢蠢欲動的原因。
2019年12月31日美股收盤至7月10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漲幅達269.24%,蔚來漲幅更高達272.6%。馬斯克憑借特斯拉股價上漲于7月10日收盤后身家超過股神巴菲特,在全球富豪榜上位列第七。
▲特斯拉和蔚來一飛沖天的股價
二級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高度認可,使理想和小鵬上市后能迅速獲得大量資金成為可能。
商場如戰場,資金是子彈。戰場中,誰會嫌彈藥多呢?何況今年以來,多家新勢力車企因資金鏈斷裂而一地雞毛,也成了理想和小鵬抓緊時間擁抱資本的動力。
內憂外患
理想汽車雖然一直好命,但是到行業大洗牌的時候就不能只靠命了,而是要認真分析市場環境,制定發展方向。
從理想汽車自身來看,理想ONE發售后質量問題頻出,至今已經有數位車主遇到剎車失靈、自燃、斷軸等致命問題,更不用說電池故障、車頂漏雨這種“小毛病”。
即使按交付10000輛車、有5次安全問題計算,出車輛安全事故概率達到0.5‰,已經很驚人。理想汽車的官方回答“剎車系統沒有問題”、“車輛本身沒有缺陷”則讓用戶無法接受。
造車不是建網站,數據錯了大不了更新。即使采用了OTA平臺,保證之后硬件能不斷升級,但這并不能作為現在量產車故障率如此之高的借口。
李想自己也說過:“汽車是基礎,互聯網是錦上添花和幫助提升效率的,先有高品質的車,其余的才有意義。”
車輛安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車做得再漂亮,媒體吹得再響,也只能光鮮一時,最終被捧多高就會摔多慘。
李想還表示,理想汽車今后三年就只做ONE這一款車,立志要把它做到最好。
但,三年做一個車型,真的能吸引新的消費者嗎?理想汽車的生產和研發能力只能做一款車嗎?
即使這些都不是問題,3年后電池會不會報廢?如果會,換電池的成本又是多少?回答不了這些問題,理想汽車在3年內很有可能就被淘汰了。
從國內市場來看,2020年1月到5月,理想汽車的銷量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老大蔚來,逼近云度2018年至2020年5月的累計銷量。這的確代表了理想汽車今年以來銷售的成功。
▲太平洋汽車網整理
然而今年的成功未必能持續。
蔚來、威馬、小鵬在新車型剛推出時也差不多達到了一樣的銷量,蔚來和威馬今年前5個月銷量依舊較高。只有經過更長時間的檢驗,才知道理想汽車是否能讓消費者保持購買熱情。
王興在飯否上發表了“3+3+3+3”的預測,認為新勢力中“蔚小理”會是勝出的三家。威馬汽車CEO沈暉不服——畢竟到今年7月6日,被“蔚小理”看不起的威馬已經交付了第3萬輛車。
除了大哥蔚來,“小理”還沒有確定成為剩下的“2”的資本。
另外,王興的猜測很可能是錯的。
央企、國企、民企、新勢力企業并非分賽道隔離競爭,它們之間在新能源領域也要互相競爭。
相較于新勢力企業,傳統車企開始做互聯網+汽車的優勢在于它們的車間、工藝、流程非常成熟,具有新勢力企業沒有的量產能力優勢和整車制造工藝優勢。所以,最終會不會各留3家很難說。
最后,在美股上市后,特斯拉是中國新勢力車企無法擺脫的壓力。
在2020新能源補貼新政發布10天后,特斯拉正式開啟中國新能源汽車降價潮。國產Model 3正好卡在30萬補貼的門檻上。李想在微博上說,30萬元的補貼門檻對于國內純電動品牌來說是“滅頂之災”,會“精準助攻特斯拉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
2020年1-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特斯拉國產Model 3依舊“霸榜“,銷量是新勢力老大蔚所有車型同期累計銷量的近3倍,理想ONE的4倍多。
市場競爭不分品牌國籍,資本競爭更不分國界。面對實打實的銷量差距,理想、小鵬IPO后能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并不一定。
除了銷量優勢,在技術上特斯拉也碾壓了中國新勢力車企。
互聯網+汽車的“大腦”是芯片。特斯拉一直使用自主研發的FSD芯片,而中國車企芯片還全部依賴外來技術。
自動駕駛級別方面,小鵬P7自稱達到了L2.5,蔚來、威馬、理想已發售的車型還停留在L2級別。
當中國車企剛完成L3實況路測、L4概念展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在今年7月9日剛剛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表示,“在特斯拉,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接近L5級別自動駕駛了,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開發L5級別的基本功能”。
動力方面更不必說,特斯拉“隨手”把火箭推進器用在汽車上,提速、最高車速等,都是中國品牌目前無法超越的。
并非貶低“自己人”,只是理想汽車要上市,真的面臨內憂外患。
今年6月6日,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發微博稱“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并附他和李想、蔚來汽車CEO李斌的合照。
何小鵬的其他兩張配圖也頗為有趣。第二張是電影《復仇者聯盟》中的三個人,他們其實互相之間頗有微詞,只是為了共同利益不得不組成聯盟;第三張三英戰呂布中的“三英“肯定是”蔚小理”,只不過不知道“呂布”是特斯拉,還是另有其人。
如果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差不多同時IPO,必然要爭搶資本的關注;同為中國新勢力車企,也要與蔚來搶資源。那時候,這三人不知還能不能這樣把酒言歡?
倘若真的遭到特斯拉這樣強大對手的挑戰,這三人又能不能像“三英”或”復聯“一樣,暫時放下對內的意見,齊心協力與敵人戰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