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57.1萬輛 同比增長23.5%
5月23日,據中汽協統計分析,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57.1萬輛,環比下降3.5%,同比增長23.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70.7%,銷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7.1個百分點;1-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94萬輛,同比增長27.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8.7%,銷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8.1個百分點。
財聯社汽車: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憑借新能源車型保持份額持續增長。
東風汽車、華為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5月23日,東風汽車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汽車智能化、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生態共建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根據協議,東風汽車將與華為在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網聯、電動部件、商用車充電網絡等核心領域展開聯合創新;華為則助力東風汽車實現研發、生產、供應鏈的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同時,雙方有意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圍繞車載軟件研發平臺打造、智能輔助駕駛研發、AI泛場景應用開發等方面深度合作。此外,雙方還將協同東風汽車旗下東風嵐圖、東風猛士、東風奕派、東風日產等品牌,打造覆蓋不同細分市場、滿足全球用戶需求的智能化產品矩陣,并考慮進一步擴大到商用車領域智能化,實現“硬產品”與“軟科技”的深度融合,共同構建開放共贏的智能出行生態。
財聯社汽車:東風汽車智能化全面升級。
EV Electra計劃10億美元重組高合 承諾未來三年不低于十萬輛或30億美元海外采購
5月23日,記者從業內權威人士處獨家獲悉,加拿大電動汽車公司EV Electra計劃出資10億美元參與華人運通(高合汽車)重組,并謀求控股。“對方同時承諾,未來三年不低于十萬輛或不低于三十億美元的海外采購訂單。”該人士透露。同日,記者從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獲悉,“悅達起亞一工廠智能化綠色技術升級項目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于近日公示。《報告書》顯示,該升級改造項目涉及的悅達起亞一工廠,即為高合汽車鹽城工廠,項目總投資為1796.07萬元,預計2025年10月建成,建設項目設計生產規模為15萬輛乘用車,產品包括高合汽車旗下的X車型
財聯社汽車: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已近10個月的高合汽車,或將“卷土重來”。
孚能科技:公司第二代半固態電池預計在下半年量產 將率先應用在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高價值量場景
5月23日,孚能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第一代半固態電池已于2022年量產裝車;第二代半固態電池預計在下半年量產,將率先應用在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高價值量場景,有望進一步提振固態電池產品收入。在客戶合作方面,公司固態電池產品已獲得廣汽、東風、三一、一汽解放、美國頭部eVTOL客戶、國內頭部飛行汽車客戶、上海時的、吉利沃飛等多領域頭部客戶的認可。
財聯社汽車:隨著原材料成本的下探,產業鏈相關廠家對固態電池量產的速度也在加速。
小馬智行將進入解禁期:多位Pre-IPO投資人表態不急于減持
5月23日,包括戰略投資者豐田汽車、跨境資本鍇明投資、產業資本CPE源峰等小馬智行核心股東,均明確表示在解禁后不急于減持。小馬智行Pre-IPO投資者所持股份將于5月26日結束股票鎖定期。加上之前已對外宣布自愿延長鎖定期的兩位小馬智行創始人,目前已明確表達無減持計劃的小馬智行股東合計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七成以上。
財聯社汽車:作為國內營收規模最大的L4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或許正孕育著下一代出行革命的基因圖譜。
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消費者須承擔關稅上漲成本
5月23日,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哈坎?薩繆爾森表示,公司消費者將不得不承擔與關稅相關的大部分成本增長。
財聯社汽車:關稅沖擊還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