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董明珠搞了一個大動作,那就是格力以18.28億元的價格,拍得了珠海電動車企業銀隆新能源30.47%的股權。
再加上之前董明珠已經個人持有銀隆新能源 17.46%股權了,意味著格力已經擁有了銀隆近50%的股權,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這也意味著這次再沒人能夠阻董明珠造車了。
事實上董明珠想要造車,可以追溯到5年前,那時候董明珠就主張格力以130億元的價格收購銀隆,但遭到多數股東的反對,沒能成功。董明珠只有拉上劉強東、王健林等大佬,大家一起出了30億,拿下了銀隆22.38%的股權。
不過5年后,當高瓴已強勢入局,董明珠的權力增大后,所以這一次再沒有人能夠反對她收購銀隆了,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董明珠造車了。
但很多人以為董明珠能夠造車了,就滿足了?并不是的,董明珠現在不僅是造車,造手機也沒有落下。
據媒體報道稱,大松旗下一款最新的旗艦配置機型已經入網,大松是格力旗下品牌,大松手機就是格力手機。。
所以這也是格力手機沉寂許久后回歸的第一款機型,也是王自如被曝入職格力之后的首款手機產品,可見董明珠是一手汽車、一手手機,兩手都要抓。
確實對于格力而言,目前的形勢已經非常不利了,老對手美的已經大幅度領先格力了。而格力在多元化經營上很不給力,主營還是空調,除了空調外,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產品。
而空調其實市場已經到了天花板,很難有大的增長空間,目前銀隆的儲能、新能源汽車業務是如今資本市場上大熱的題材,所以對于格力而言,銀隆確實能夠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至于手機則一直是董明珠的執念了,董明珠一直就說手機是未來智能家電的控制中心,這個入口一定要握住,但握了這么多年,依然沒能成功。
但實話實說,不管是造車,還是造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董明珠的好朋友雷軍,也是在手機大獲成功后,才在今年表示押上自己聲譽,正式造車。
董明珠一直視為目標的華為,其實也是在手機大獲成功后,才開始造車,如今在造車領域,動作頻頻,掀起的浪花也非常大。
而不管是造手機,還是造車,都是不格力的強項,就看接下來董明珠的這盤棋要怎么下了,能不能真正為格力帶來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