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2點左右,貴陽市打響了全國取消"限購"的第一槍。
市場,在該消息的刺激下,汽車指數狂拉近60個點。雖然最終以微跌收盤,但是卻給13日仍舊開市的港股帶來示范效應。
港股市場汽車板塊暴動
13日中秋節,A股休市,但是港股仍然開市。
當日的恒生指數一路高開高走,指數成份股中領漲。
截止收盤,恒生指數上漲0.98%,其中吉利汽車保持領漲姿勢,上漲4.75%。
9月13日港股中最要耀眼的明星,當屬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板塊。
截止收盤,香港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板塊上漲3.78%,全天成交22.16億港元
雖然汽車板塊的仙股漲幅居前,但絲毫沒有影響"正牌"汽車股的上漲。東風集團上漲5.42%, 廣汽集團上漲5.28%,吉利汽車上漲4.75%,長城汽車上漲4.35%。
新能源汽車預期強烈
受取消限購的利好影響,港股的汽車板塊暴漲。
但是從概念板塊來看,及相關產業的預期最為強烈,在13日的港股市場上表現一直搶眼。
除了尾盤后來居上的鈷金屬指數,新能源汽車指數、充電樁指數一直漲幅居前。
截止收盤,新能源汽車指數、充電樁指數分別上漲4.37%和3.84%,相關產業智能交通和燃料電池也分別上漲3.54%和3.14%。
業內人士表示,北京、上海全面取消限購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通過增加新能源汽車的配額也是放寬限購的途徑之一。
貴陽打響取消"汽車限購"第一槍
9月12日下午,貴陽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消息,貴陽市政府正式取消購車搖號政策。
貴陽成為目前全國實行限購政策的9個省市中第一個取消限購的城市。
而就在兩天前,貴州省發改委等九單位聯合下發《省發展改革委等九單位關于促進汽車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簡稱《通知》)中提出,2019年貴陽市號牌發放量在2018年基礎上增加3萬個以上,并根據具體情況實時取消專段號牌搖號等。
沒想到,僅僅隔了兩天,貴陽干脆取消了汽車限購搖號的政策。
貴陽限購政策惹爭議
曾幾何時,貴陽是全國繼北京、上海實行汽車限購政策的第三個省市。實行限購政策已經8年。
2011年7月11日,貴陽市政府出臺《貴陽市小客車專段號牌核發管理暫行規定》,“自7月12日起,新登記的小客車將實行新號牌核發規定。新號牌分兩類,第一類是小型客車專段號牌,準許駛入所有道路,該類號牌實行配額管理制度,每月2000輛;第二類是普通號牌,禁止駛入一環路(含一環路)以內道路,核發數量不受限制。”
由于貴陽并非一線城市,當時提出限購政策后在業內引起很大爭議。相比于北京市476萬輛的機動車保有量,貴陽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到2018年底約為140萬輛,而在實施限購的前一年,2010年底僅為61.6萬輛。
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底,貴陽市全市總人口為472.18萬人,人均汽車保有量約0.3,無緣全國前十。
今年7月,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在發布的關于征求廢止《貴陽市小客車號牌管理暫行規定》意見的公告中指出,隨著交通擁堵逐步緩解、空氣環境質量逐步改善、“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規定》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建議廢止。
“隨著貴陽新城區的面積擴建,限制普通號牌行駛的老城區所占面積比例也逐漸縮小,貴陽汽車限購早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全國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汽車限購對貴陽當地汽車消費產生了負面影響,取消限購勢在必行。
9個限購省市已有4個放寬限購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9個城市提出了汽車限購政策,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莊、貴陽和海南省。
自2019年6月,廣東省率先提出增加購車指標之后,已有廣州、深圳、貴陽、海南省這4個省市積極響應。
今年5月,廣東省出臺的《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提出逐步放寬廣州、深圳市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擴大準購規模。
其中,廣州將從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共增加投放中小客車增量指標10萬個。
深圳2019年至2020年則共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8萬個。
同時,今年8月,海南省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印發《關于落實汽車消費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優化小客車限購管理措施,滿足居民汽車消費迫切需求。其中提到,“2019年8月至12月,在原定普通小客車增量指標數量的基礎上,每月適量增加普通小客車增量指標,更好滿足居民汽車消費迫切需求。”
汽車行業銷量"負增長"
國家相關部門放"大招"
自2018年首次出現銷量下滑以來,到今年8月底,中國汽車產銷量已經有13個月呈現負增長。
(2017年以來我國汽車產量、銷量對比走勢圖)
最新數據顯示,8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56.4萬臺,同比下降9.9%,環比增長5.4%。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8月全國乘用車零售環比增長5.4%,系歷年最低。
為了提高汽車消費量,中央多次提到要放寬限購。但是,截止目前仍有超過半數的地方政府沒有積極響應。
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通知》),聚焦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其中,汽車領域利好最多。
《通知》指出:
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
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
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
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
《意見》中提到:
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逐步放寬或取消對汽車購置的限制。
有條件的地區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