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車,相信很多人沒見過,甚至沒聽過這個品牌,這個品牌相比其他新造車勢力,低調得有點小透明,并且進展貌似有點慢。
從2014年創辦至今,就推出了兩款車型,分別是N01跟哪吒U,前者還是一款看似技術含量不高的廉價車型。
所以哪吒汽車此前的精力都放哪了?
一是造車資質、二是制造工廠、三是汽車平臺、四是服務網絡,這些對于正規車企來說缺一不可,只不過很多新造車勢力,更多的選擇了代工以及逆向的油改電,這樣可以極快的向市場鋪貨,向資方交待。
目前的合眾汽車,也就是哪吒汽車的母公司已經擁有發改委、工信部認證的雙資質、浙江桐鄉工廠和宜春工廠兩個工廠,以及HPA、HPC雙平臺,可以覆蓋A0-A+級產品,而且全國的經銷商網絡也達到了200+,覆蓋了180+地市。
所以對比下來,哪吒汽車顯得更加的正規、靠譜一些。
不過體系再好,沒有產品說話也是白搭,剛好最近也試駕了一番哪吒U,這款緊湊型SUV今年3月才上市,補貼后價格為13.98-19.98萬元,共6款車型,其中400系列車型的NEDC續航里程≥400km,520車型的NEDC續航≥500km。
哪吒U在設計上相比N01有質的飛躍,在15萬級別的新能源產品中也相當有優勢,整體設計比較自然,沒什么怪異點,更像是一臺汽油車。
但為了提高辨識度,加入了懸浮車頂、溜背設計、貫穿式的前后LED燈組以及中網上的IME呼吸燈,讓哪吒U外觀上看起來也更加的科技、酷炫些。
因為出自純電平臺,哪吒U的軸距達到了2770mm,車長只有4530mm,整體數據跟同樣出自純電平臺的廣汽新能源Aion V相當,對電車而言,長軸距基本意味著大空間。
哪吒U后排表現甚至超過了部分中型SUV,純平的地板也使得后座三人也較為舒適。更短的車身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用車的便利,另一方面整車重量也能降下來,對于續航的提升自然有所幫助。
內飾的原創性就一般了,機器人小YOU、中控雙聯屏、加檔把前的溫區觸控屏基本就是蔚來+奔馳+路虎。
雖然也談不上抄襲,但我個人認為哪吒還是應該在設計上更花心思點,不要只顧著技術,畢竟消費者的審美要求還是很高,尤其是國潮大興的今天,年輕用戶更鐘意原創度高的產品。
車機系統使用起來也沒什么不順手的地方,智能語音和機器人的互動挺有意思,機器人會通過方向盤上部的攝像頭觀察你的表情,例如我一路有說有笑,它也會跟著擺出樂呵的表情。
不過生態還是不夠豐富,現在唯一亮點就是抖音,其他更年輕態的應用并未看到,所以軟性體驗并沒有跟汽油車拉開明顯差距。
哪吒U開起來明顯偏向舒適、代步定位,動力輕快,官宣小于7秒、底盤綿軟,加速制動時姿態變化相對明顯,有點老派SUV的感覺。
噪音控制也不錯,加上尺寸不大,方向還算靈活,所以城市代步通勤挺舒服,只不過哪吒U的剎車系統給不了很強信心,并且制動力偏后端,需要花時間適應。
至于駕駛輔助方面,哪吒U還算是有驚喜。一是ACC工作比較保守,加速不快,制動力的施加更早,最近車距控制也比較大多數品牌都要遠,長途用起來還不錯,但城市使用,會被加塞瘋掉。
二是APA自動泊車在比較窄的車位下也能快速的泊入,例如5.3米的車位,大概5把左右就能進去,前后車距控制比較老練,可謂新手福音。
三是AEB緊急制動目前的作用范圍也不錯50kph內可以完全剎停,打開全速域ACC后,正常限速范圍都可以執行,包括高速。
其實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在量產車上就能開放以上這些并不容易,體驗上確實保守些,但起碼哪吒交車時就能使用,而不像某些新造車勢力就給個硬件,宣傳所描繪的智能駕駛體驗,還不知等到何年何月。
最后,關于哪吒這個新造車勢力品牌,如果把傳統車企比作1.0,激進的蔚來小鵬是2.0的話,哪吒更像像廣汽新能源,介于傳統和激進之間,相當于1.5。
由一幫傳統汽車人掌舵,按照傳統車企規規矩矩、按部就班的造車,又在電動化的基礎上加入更多智能化的體驗,給人就是低調務實的感覺,但又盡可能的貼近消費需求,他們的產品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