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雷大概率也沒想到,拜騰“最香”的時候竟是這家企業快要倒閉的時候。
自戴雷此前在電話會議中宣稱自7月1日起關閉在華業務運營后,看戲的、調侃的聲音已多過于對這家企業的緬懷之情。戴雷現在可能有點分身乏術,一方面其或正忙著與王曉麟和賈躍亭享受太平洋彼岸的曼妙陽光,一方面也可能在挑選眾多向拜騰拋出橄欖枝的最佳人選——快要“死”的拜騰,現在還真有點搶手。
有媒體稱至少從兩處信源獲知吉利有意收購拜騰,并進行過實地考察,但尚未作出最終決定,這則消息均在第一時間遭雙方否定和拒答;另有媒體從知情人處獲悉一汽有意將拜騰收歸麾下,但最終定局未定。拜騰——這家靠PPT演講起家的汽車品牌在耗光84億元后,如今正在前往尋找下一個“接盤俠”的路上。
眾聲齊討拜騰的原因不外乎是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曾在拜騰旗下工作多月但未領薪資的拜騰員工儼然排在前列。據悉拜騰汽車拖欠中國區員工工資約1億元(4個月工資),拜騰方面態度是支付1個月薪資,但員工希望拿到所有薪水。目前,拜騰在上海的辦公室已于4月關閉,北京辦公室也于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廠近日因欠費停水斷電關廠。根據戴雷最新安排,7月1日后大部分中國區員工將待崗,僅有小部分員工留崗值守,維持公司最基本的職能運轉。而到最為關鍵的薪資方面,其表示“優先保障拖欠薪水的發放”。
拜騰汽車將“空手套白狼”的行為展現得淋漓盡致,但令眾人無法接受的是,遲遲拖欠中國區員工工資的拜騰,目前已分別向美國、德國供應商和員工補發資金。消息稱拜騰汽車已在2020年6月8日向拜騰汽車美國公司匯款60萬美元,在6月20日前向德國地區供應商支付了40萬美元,剩下用于解決德國員工社保及德國供應商糾紛的300萬美元按計劃也將在上周完成結款。曾背靠央企與地方政府發展的拜騰,在中國將“雙標”貫徹到底。
有消息稱一汽和南京開發區政府(拜騰兩大股東)曾表示愿意代還員工薪資,但因另一股東和諧汽車與前兩者意見相左,最終未能解決這一殘局。南京國資委曾參與拜騰A輪融資,一汽曾領投2.65億美元參與拜騰B輪融資,和諧汽車曾在2016年12月與力合汽車和晉亨投資共同參與拜騰Pre-A輪投資。
以此來看,作為拜騰大股東之一的一汽集團卻有收購拜騰汽車的動機,拜騰前董事長畢福康在2019年離職之際也曾透露離職原因是一汽干涉過多,盡管其在后期又極力回懟“美國媒體嚴重歪曲了原意”。一汽集團目前正將目光聚焦在自家的紅旗、奔騰兩自主品牌上,在東風此前推出h事業部后,一汽集團在新能源品牌方面的布局已慢人一步。但拜騰顯然并非最好人選,擱淺數年的量產車型,還有在一汽華利欠下的數億資金,都是一汽集團在收購前所要考究的條件之一。“一汽或許會收購拜騰,如果到最后拜騰都還沒人要的情況下。”
另一家拋去橄欖枝的吉利汽車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令人驚嘆,在推出高端品牌幾何汽車后,吉利如今又在大力發展新能源商用車領域。早前蔚來陷入資金難題時曾有人透露吉利或將增資入場,但最后蔚來落定合肥也算敲碎這一謠言。如今瀕臨破產的拜騰被傳與吉利搭線,但近期雙龍汽車、力帆汽車等多家品牌均與吉利炒出“緋聞”,讓人難以辨別此番消息的真偽。同時,在消息傳出后不久,吉利便出面予以否認。
隨著逆全球化形勢的發展,國內造車新勢力仿若“郁金香泡沫”般接二連三的蒸發,前途汽車、賽麟、博郡...曾將自家品牌吹出天際的各路創始人,在燒光幾十億融資后依舊未能量產出車,隨后似又不約而同般相聚在美國,仿佛太平洋彼岸才是我國造車新勢力真正的“革命棲息地”。
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上百家新勢力汽車的成立或崩盤似乎都只是“黃粱一夢”,就連目前混的最好的蔚來汽車,今年前5月累計銷量也僅有10,429輛,在全國汽車市場銷量中這一數據不值一提。唯一帶來震動效果的,或也只有被割了“韭菜”的散戶股民,這一跟風帶來的后果。“到了20世紀20年代,投資者狂熱買入航空公司的股票,而大多數航空公司連一條航線也沒有開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