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天氣轉涼,持續降溫的新能源市場終于從7月份開始的“三連降”轉到“四連降”。
來自中汽協乘聯會的數據顯示,1-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85萬臺,同比增速17%,而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6.57萬臺,同比下降高達45%,幾乎腰斬。
新能源市場的降幅是超出預期的。年初時,中汽協曾樂觀估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有望達到160萬輛,即使補貼退政策調整以后仍預期150萬輛。但是,“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恐怕將出現負增長?!敝衅麉f秘書長助理陳士華在日前如此表示。
然而,比表面銷量數據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兩個結構性的變化非常清晰,這些變化不僅影響著2019年末的銷量態勢,更將直接決定了2020年開啟的全球電動革命新時代的競爭格局。
變化一:低端淘汰,高端成趨勢
今年新能源市場明顯的變化是,結構性升級明顯,高端車型比例升高,低端車型逐漸被淘汰。
這個變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補貼門檻提高,國家主導技術補貼,低續航、低能量密度的車型無法參與補貼,直接倒逼車企向高端化進發;二是補貼降下來,市場化進程加速,新能源車型需要回歸需求,推動了廠商優質車型的投放。
10月,純電動乘用車批發5.1萬輛,同比下降46%。其中,A級電動車批發銷量同比增長6%,A00級同比下降78%。說明純電領域的新增長引擎已經向上移動。
1-10月,新能源銷量冠軍是北汽EU系列,定位A級,累計銷售8.3萬輛,同比大漲394%,這是“革了自己的命”向高端化邁進的結果——低端車系EC系列前10月份累計銷量為15283輛,而去年同期的銷量為68025輛,降到了不足兩成。
1-10月銷量榜TOP5車型中有三款出自比亞迪:元EV(A0級SUV)、e5(A級轎車)和唐DM(B級SUV),布局完善,對新能源市場高端化引領作用明顯。
在10月當月銷量榜單中,還能看到一個很特別的成員——寶馬5系PHEV,它以3074輛的月銷量排名新能源市場第四。說它特別,理由有二:
一是寶馬5系PHEV是前十榜單中唯一一款外資品牌車,當下新能源市場仍被自主牢牢占據;
二是,寶馬5系PHEV作為榜單中最貴的車型,自從2018年下半年上市到現在銷量一路攀升,這說明在新能源市場,尤其限購的一二線城市,高端產品只缺供給,并不缺買主。業內專家表示,隨著特斯拉的國產,新能源整體市場的高端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變化二:外資加速入局自主先發優勢被侵蝕
2009年,我國開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經過十年時間的高歌猛進,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8年連續第三年蟬聯世界第一,全球銷量占比超過50%。
在此期間,中國自主品牌通過補貼紅利開啟了“搶跑”,比亞迪、北汽、上汽、長城、吉利等廠商積累了技術優勢,為本來接受程度并不高的新能源市場打下了根基。同時,外資品牌在技術路線上的猶豫(大眾之前的柴油路線,豐田的HEV混動路線),也使得它們在中國市場落后了一截。
需要指出的是,前10個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中占比最大的是純電動,占79%,有研究機構預計,純電:插混=8:2的比例長期來看不會改變,純電動將占據絕對優勢,并且隨著電池技術的成長,純電動優勢會持續擴大。
也就是說,誰占據了純電市場,誰就取得整個新能源市場的主導權。
暫時的情況是,前10個月純電銷量榜單中,以車企維度劃分,自主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外資品牌無一進入前10名。
但是,進入2019年末尾,兩方勢力將促使局勢生變。
第一方勢力,特斯拉。
今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分別為6.3萬輛、9.52萬輛和9.7萬輛電動汽車,三個季度共交付25.52萬輛。25.52萬這個數字,不僅超越了它自己2018年全年銷量,還超越了1-10月比亞迪的20.52萬輛(僅新能源,不含燃油車)和北汽新能源的10.7萬輛。
第二方勢力:國際傳統車企巨頭。
如果說特斯拉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在電動與智能化的浪潮中快人一步,那么,以大眾、豐田、戴姆勒、寶馬等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巨頭,幾乎同時“覺醒”,押寶純電市場。這一趨勢已經不再停留于規劃,2020年將很快有一大批外資品牌純電車型上市。
先看德系:11月4日,大眾汽車集團換了LOGO,開啟了電動化戰略,宣言零排放;11月8日,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落成,預計將于2020年10月正式投產首款ID.系列國產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天,國產特斯拉Model3實車正式亮相。
再看日系:今年4月,豐田宣布放開HEV專利,6月,豐田發布純電戰略,并正式推出了純電動車專屬平臺——e-TNGA。(自主品牌有純電平臺的有幾個?)且在國內與比亞迪合資,電動戰略加速。
不僅豐田,在剛結束不久的東京車展上,日產展臺的主角Ariya概念車便是一款即將量產的純電動轎跑SUV。
這就意味著,在純電這條賽道上,一直“慢吞吞”的豐田正式加速,迪斯主導的大眾汽車成了最激進的“純電派”,其他重要廠商莫不如此,電動化潮流不可逆轉地在全球發生,而他們的最主要目標市場,就是中國。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是我們業務發展并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國市場在很早以前就預見到電動汽車將成為大眾化可持續出行的關鍵。大眾品牌啟動全球規模最大電動化項目的靈感,也正是來源于中國市場。”大眾品牌電動汽車產品線銷售與市場營銷負責人SilkeBagschik表示。
不久前,德勤發布的一份新能源市場報告指出,調研發現,60%高端車主和89%中低端車主認為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純電動汽車可以日常使用需求。因此,隨著電池技術的持續發展,里程焦慮將不再是純電車型的痛點。
2020年之所以成為重要節點,一是補貼完全退坡與雙積分執行的政策疊加,二是外資品牌電動車型將在此時大規模集中投放,上文中寶馬5系PHEV暢銷的例子已經說明了強勢品牌打造新能源車型的實力。
由此看來,原本計劃2019年160萬輛的銷量已經鐵定完不成,而2020年200萬輛銷量的目標,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來源:車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