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比羊肉味更濃重的“2019最慘的人”讓李斌榮登最慘榮耀榜,想要通過煽情來刺激市場,這種想法真是幼稚的可怕,如果說取消政府補貼是斷了奶的孩子哭那么幾聲總會過去,那么這篇文章就是開始亂認奶了,這對蔚來來說沒有一點好處。等大家熱情過后,回頭審視,只會讓人唏噓不已,成王敗寇,有什么可說的?!把李斌放在一個弱者的位置供大家施舍同情,從后面不斷冒出的“我慘”、“你慘”、“我比你更慘”就可以看出,祥林嫂說一次就夠了,久而久之只會讓人厭煩。
經濟日報的文章還算委婉了很多,淺談了造車行業的規律,列舉了幾大知名造車企業的心路歷程,以此配方來醫治頑固之癥可謂下手有點輕了。汽車行業從環保改革方面來說,百年車企一直在投入研發,調整內燃機充分燃燒率和調整燃料配方并保證汽車動力等;從能源來說,石油雖然在減少,然而能量守恒定律哪有什么用得完這一說,歸根結底,汽車行業該改革了,無論是技術還是思維,誰把握了核心科技,誰就可以站在前端。
然而,把握核心科技不等于拿到了尚方寶劍,不調整對市場的敬畏之心,只會被市場玩弄,這種例子在市場中已經很多,什么叫一手好牌打爛,還得多多用腦、用心。
新能源汽車在創業初期所遇到的困難一點不會比傳統造車企業初期遇到的困難少,這個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對于新能源汽車日后的模式,還存在著很多的未知性,然而一旦掌握打開山洞的咒語,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也足以回饋以往艱苦奮斗的歷程,當然要趁強盜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才能大喊芝麻開門。
很多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持幣觀望的態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獨有文化的合資企業的動態,會存疑慮,不想當小白鼠。如果造車新勢力企業也抱有同樣的態度或想著趕在前面就能是前面的態度,那摔多大的跟頭就有多大的痛。不是傳統企業不發力,而是有點措手不及,不能放下傳統造車生產線直接干新能源吧,企業要整合資源,盤整條件,條件成熟了就會打你個措手不及,反應到市場上就是市場份額。大眾也好,特斯拉也好,各部分都在發力,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夾縫會越來越窄,都說留給國內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其實不然,時間才剛剛開始,夢醒了該干啥就得認真開始干了,市場永遠是干出來的,不是意淫出來的,一個只靠夢想就想占有汽車市場的人,不被打慘就真的是在做夢了。
中華民族長期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苦了喊出來可以理解,人非圣賢,圣賢也知餓,不過哀聲遍野似得只會讓別人笑話,就算你不理會別人的笑話,繼續自瀆,那所謂衰兵必敗,這總可以正視了吧,兵不兵的還要看良將,看智慧。
還是那句話,市場缺的不是煽情,而是智慧。
來源:M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