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各種新技術新車型層出不窮,銷量也持續攀高。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在全球車市普遍下行的大環境中,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仍能保持持同比增長 65.9 %的態勢,1-6月累計銷售61.7萬輛,創歷史新高,與車市整體慘淡形成鮮明對比。活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政策推動和需求抬頭雙重作用下,未來發力幾是定局,而這也將成為汽車金融領域新的增長點。
新能源汽車金融前景廣闊,將成行業新藍海
按照中汽協年初預測,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在160萬輛,而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預計可達到200萬輛,即平均每月16.7萬輛。假設金融滲透率達到30%的話,新能源汽車金融業務體量大致為60萬筆每年,以當前汽車金融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平均貸款金額9.68萬計算,對應貸款額576億元。這無疑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藍海。
從政策角度來看,目前多個限購城市采用搖號或競拍的方式配置購車指標,低中簽率、高成本阻礙了許多購車者,有著不限牌、不限行、免購置稅等優惠政策的新能源汽車成了不少消費者的首選。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銷量占比就已超30%,在八個限購城市銷量占比達45%,2018和2019年這種趨勢進一步增強。不斷攀升的新能源汽車市占率為汽車金融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行業尚不成熟,諸多難題亟待解決
雖然新能源汽車金融前景看好,但從目前來看,行業仍處在發展前期,金融模式并不成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新能源汽車價格不一致的問題。由于新能源汽車存在地方補貼、國家補貼等多種政策優惠導致終端銷售價格不一,這在新能源汽車價值的認定方面始終存在一定障礙。
此外,保值率始終是新能源汽車無法擺脫的陰影。數據顯示,2019年7月,新能源車保值率持續走低。其中,純電動車型7月份保值率為33.5%,較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與此相對應的是,傳統燃油車的3年保值率一般在50%以上,而中大型SUV的平均保值率則高達64%。較低的保值率對于汽車金融公司來說影響了資產的穩定,對于風控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正是因為這些難題存在,所以新能源汽車金融細分市場雖然前景廣闊,但除了主機廠以外,進入到新能源汽車金融領域的服務商屈指可數。奇瑞金融作為中國銀監會批準的首家自主品牌汽車廠商與本土銀行合資成立的汽車金融公司,秉承自主創新理念打造獨特新模式。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不斷優化和調整新能源汽車金融貸款產品。如,引進新能源汽車免息、低息產品、為新能源汽車制定折扣產品、簡化客戶申請材料、為部分城市優質客戶實施了無抵押貸款政策等。
伴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以及新勢力造車企業的遍地開花,消費者對汽車金融產品的差異化需求將越發明顯。同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度提高,電池殘值評估體系的建立健全,也將吸引更多的汽車金融公司、傳統銀行、主機廠金融機構參與進來,這也將為這一市場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