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億歐網”
“我現在花時間最長的三件事是‘集成’——集成社會資源、資本資源、人力資源。”7月底的一次見面中,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付強如是說,“主要就是結合各方的資源、籌錢,并把團隊的意志和想法調整到一個頻道上。”
最近兩個月,愛馳汽車完成了多件“大事”,其中最重要的是獲得資質。
6月,愛馳汽車入股江鈴控股一事正式落定。長安汽車發布《關于下屬合營企業以公開掛牌方式增資擴股暨公司放棄增資擴股優先認繳出資權的議案》,同意江鈴控股以資產評估報告為定價依據,引入愛馳汽車作為增資擴股的戰略投資者。愛馳汽車本次增資入股約17.47億元,其中10億元計入注冊資本,7.47億元計入資本公積。此次增資完成后,愛馳將持有江鈴控股50%股權,原長安汽車與江鈴汽車持有江鈴控股股權比例將由各50%稀釋至25%。
7月底,愛馳汽車新增成為江鈴控股股東,其總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長至20億元,經營范圍新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
自此,愛馳將最重要的資質握在手中。“現在一切已經處理完畢,只是缺乏一點儀式感。”付強如是說。

融資方面,億歐汽車從接近交易人士處獲悉,愛馳汽車已經接近完成新一輪融資,其中明馳基金近10億元的資金支持已經到賬,在該輪融資中,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出資3億元。新一輪完成后,“累計融資金額接近百億元。”
目前,愛馳在上饒市新建的廠房一期建設工作已經完成并投入使用,年產能達30萬臺,一期15萬臺。除此之外,愛馳還在上海嘉定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在常熟建有電池包工廠,均已全面投入使用。
今年上海車展,愛馳汽車亮相了旗下三款產品——首款量產純電動SUV愛馳U5、概念車U7 ion以及搭載甲醇重整在線制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電動超跑Gumpert Nathalie亮相。2019年3月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愛馳汽車曾宣布愛馳U5已正式向歐洲用戶開啟預訂。據悉,這款U5將于今年年底在國內上市,并將于2020年上半年在歐洲正式上市。
根據付強的表述,一切正在按照規劃進行,但是壓力仍然相當大。
28年以來,中國汽車消費首次出現負增長,新能源是整個市場唯一的亮點。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2017年分別增長59.9%和61.7%,且銷量排名前十的車型,清一色的是自主品牌。預計在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情況會繼續持續。
資本市場對于頭部新造車項目而言,目前依舊有諸多機會。而與此同時,在各大新造車品牌開始交付環節后,才將面對真正殘酷的考試。在7月底,億歐汽車與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付強有一次對話,關于產品以及未來的路徑,付強給予了解答。
Q:和江鈴的融合進展到了怎樣的情況?有沒有具體戰略上的合作?
A:我們現在是50%的控股,在各自公告上都能看到,只不過還缺乏點儀式感。我們的合作從各方角度看,各有訴求各取所需。從愛馳的角度:江西省內資源集成度會更好;解決了愛馳資質問題。
最初,愛馳只是比較窄的切入市場——由于后補貼時代選擇有限、小車面臨補貼退坡,我們選則自主高端、合資主流的細分市場,會有足夠市場競爭空間。好的車更便宜,是不會被消費者拒絕的。但是要全面覆蓋自主主流的市場,靠一個平臺是不夠的。
與江鈴合作,響應政策,雙方品牌及資源上的互補,使我們在局域市場競爭力更強,以多品牌進入到更廣泛的市場。
在布局上,我們板塊擴張,包括南昌的江鈴控股總部和整車制造基地。江鈴控股的生產基地。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占地1200畝,具備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生產資質和能力,年產能最高可達15萬輛。
在技術平臺上,我們將針對四五線城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適用于中小型經濟型乘用車及商用車的純電動OES平臺。我們的產品線將進一步豐富,MAS平臺車型定位國產高端、合資主流,GES平臺車型定位定制化高端超跑,OES平臺打入極具電動車市場潛力的四五線城市。

Q:電動車的路線是甲醇在線重整制氫嗎?
A:氫動力肯定是未來的一個方向,但路會很長,在現階段,氫燃料電池用于直接為驅動電機提供能量,對于乘用車市場來說,還要有一段距離。它的瓶頸是基礎設施發展慢、集中制氫運輸不便、零部件不完全成熟等。我們發現有中間路徑可走,就是在線制氫,所以我們提供電電增程和電氫增程兩種解決方案,氫從甲醇中重整來,制出的氫氣在電堆里“燒”,用于發電,給汽車提供能量。
愛馳創立之初就是全球化布局,一直以來都在致力于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我們入股了丹麥最大的甲醇重整燃料電池公司Blue World Technologies,作為我們的核心供應商。該團隊成功將甲醇重整燃料電池在固定式發電領域產業化,但是要用于批量乘用車,將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挑戰。愛馳上海研發中心和德國的研發團隊,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深耕多年,無論是新能源整車還是AIPT三合一電機、AIBP鋰電池包等關鍵零部件,都有豐富的開發和產業化經驗。國內外各自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即提高了愛馳產品的水準和品質,又極大降低了成本。目前這一技術在Gumpert Nathalie 已經應用,家用版的車型也在開發當中。新產品將全球銷售,用更大的市場分攤開發和制造成本。
另外,成本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其中比較大的一部分就在制造成本。而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因此愛馳也在考慮整套系統及其核心零部件在國內量產落地,在質量和成本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升產品競爭力。
但甲醇重整在線制氫技術有成本優勢:以重整器代替電池,相應的可以減少電池包——純電車就貴在電池上;此外,如果用甲醇,國內1噸甲醇2000元,作為燃料的話,成本會大幅下降,海灣地區甲醇成本可以下探到400元一噸。甲醇本身轉化成電的價格,是完全可以和電相比的,規模化下降還沒有考慮。
Q:安全性是否有保證?
A:甲醇比汽油在純點、燃點、爆點都更加安全。對電控來說,需要重新開發電池管理系統。在線制氫需要響應時間,但我們有電池包,車不動的狀態,制氫還是可以用。這是集中制氫時代到來之前的一個應該會長期存在的技術路線,會有一定的生產空間,可能會是未來充電樁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Q:對產品的節奏控制是怎樣的,怎么去把控節奏?
A:汽車作為大型消費品類,一些汽車百年來沉淀的行業規律和品類屬性還是要尊重的。不像手機這樣的小型電子產品,用戶始終是注重對于汽車的質量、安全、性能的體驗的,在很長時間里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這塊愛馳是有信心的。供應鏈是質量問題體系內的問題,從試生產、小批量到大批量。我們在這方面的準備是充分的,認識是到位的。

愛馳汽車工廠
Q:在歐洲的上市計劃如何?
A:一切按照計劃進行。國內上市會如期,很快我們會有用戶的溝通日,星球巡展,以及試駕活動,給用戶更多近距離了解U5的機會。海外方面,今年內U5會完成WLTP和E-NCAP測試,我們有信心取得好成績。未來,U5會在歐洲通過長期租賃模式帶給用戶,近期正在接洽歐洲幾家較大的長期租賃公司,洽談進展順利,為明年4月份在歐洲上市做充分準備。
Q:對于出行、使用權交易方面有什么布局?
A:愛馳汽車三步走,最終要成為一個出行方案的提供商,未來的行業趨勢肯定是出行+服務。從趨勢上看,行業早晚要融合。未來的行業分類會很模糊,長期會往這個方向去,現階段第一步還是要把服務于私人消費這件事做好。向未來的制造服務業轉化。我們目前局部介入到出行這件事,在江西有出行服務公司。
使用權交易是必須的。礙于原來的金融體制,相比成熟的汽車市場,大家的信任度還比較弱。技術的進步,金融業對風險的掌控能力提升,新一代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信用消費、技術工具消費),使用權交易將會是趨勢。
另一方面,愛馳希望直面客戶,選擇透明度最高,消費者最喜歡的,對我們和消費者有共同利益的,所以我們會選擇新型交易方式。
Q:愛馳的合作伙伴能支撐做使用權交易這件事嗎?
A:現在的渠道,是行星式的,一圈圍繞消費者的服務。過去是渠道商來整合這件事,現在是消費者自己調動整合的。我們通過APP來把這一套流程打通。
管理成本比原來低。但還有信任的問題,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件事。生態打通不難,生態品類豐富很難。湊夠容易,實現要什么有什么,有足夠靈活的品類選擇很難。相信日后會越來越完善。我認為與消費者出行強相關的品類會更有生命力。
Q:您花時間最多的三件事?
A:集成社會資源:第一,整合資源——尋求合作,洞見對方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二,集成資本資源:籌錢。我們一直在融資的路上。越往后,財務投資人的參與顯得更重要。第三,集成人力資源:把團隊的意志和想法調整到一個頻道上。
Q:近期,傳統車企在智能化方面花的力度很大,這對于整個新造車行業都會有比較大的壓力,您怎么看?
A:這是一件好事。比如我們做甲醇在線制氫,如果有很多人參與,就證明這條路是對的,消費者會有更廣泛的認知。其次,汽車今天的分類是非常復雜非常細的,這個市場不可能像互聯網行業,在進入到自動駕駛時代之前,還是有廣泛的細分市場可選擇的。并且更多的參與者,供應鏈的成熟度會更高,也會有更多成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