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的電動汽車進入了產業化階段,2017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占總體銷量的40%,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也驗證了中國新能源車推廣的速度比國外快得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79.4萬輛,同比增長53.8%,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53.3%。隨著新能源車輛推廣規模的擴大,新能源汽車相關關鍵技術以及汽車零部件、汽車服務等相關產業也得到了極大的促進。
由此可見,已經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腳步。
2018年1月17日-18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柳州市柳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柳州市發改委、中汽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承辦的“2018國際新能源汽車用戶評價與應用創新研討會”在廣西柳州市召開,本次大會得到了上汽通用五菱的大力支持。
本次會議以“關注用戶評價,聚焦業態創新”為主題,邀請了業內知名專家、整車企業、電池企業、設備企業、材料企業、運營商、三電供應商等在內的涵蓋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的600余名行業精英參會,探討新能源車推廣應用模式創新,切實完善產品用戶評價體系。
勢不可擋
近年來,新能源車的快速增長最主要是由三大政策帶來的,即限購、補貼和直接干預。所以,雖然國內新能源車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但還處于產業初期發展階段,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組組長王秉剛看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考慮是基于三方面的考慮,一是能源安全,二是環境保護,三是產業升級。中國新能源車的保有量已突破16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車的半壁江山,但中國是新能源車大國而不是新能源車強國,卻是不爭的事實。”王秉剛教授在其主題為“新能源車發展態勢和產業鏈應對策略”的演講中,全面分析了國內新能源車的發展現狀及配套設施的建設情況。王秉剛表示,新能源車的前景不錯,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需要整個行業通力協作才能實現新能源車的健康發展。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組組長 王秉剛
未來幾年,如果還是現行的政策,以補貼、牌照、特定領域直接政府推動或者干預的情況下,新能源車的市場規模將是非常局限的王秉剛也表示,電動化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汽車能源將呈多元化局面。
中國預計2030年新能源汽車達到50%左右,內燃機汽車的節能減排技術不斷進步,應該尊重市場的選擇,沒有必要提出“禁燃”時間表。
洗牌在即?
眾所周知在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失去財政補貼,完全進入市場主導產業發展階段,未來,新能源車必然朝著市場驅動的方向靠攏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大幅退坡已成定局,新能源汽車和零部件產業由此將出現大洗牌。“新能源汽車企業將經歷浴火重生的嚴峻考驗”,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說,核心零部件也不例外,“動力電池產業在3-5年內將會有重要整合”。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吳志新
進入2020“后補貼時代”后,新能源汽車產業由國家政策驅動轉變為終端需求驅動。
“窗口期很窄,之后的三年新能源汽車企業將經歷浴火重生的嚴峻考驗,企業的競爭將轉向‘創新能力’、‘產品質量’、‘延伸服務’和‘商業模式’等綜合實力的競爭,大家要保持清醒。”他也提及,大洗牌的局面不僅在整車,而且將在零部件行業發生。
其中,“動力電池產業在3-5年內將會有重要整合,動力電池企業應集中精力做好電芯,同時更應該關注上游,掌控重要資源,才能夠做大做強,才能夠求得生存和發展。“補貼的降低,對差的企業壓力更大,對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反而是一個機遇。
商業模式成重點
在此背景下,商業模式創新變得至關重要目前,分時租賃、專車服務、長短租服務、電動化城市配送、定制化線路運營等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應用場景與盈利模式逐漸清晰,市場化運作流程效率不斷提升。
據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研究中心吳小員介紹,去年年底中國累計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接近180萬輛,其中電動乘用車的總量接近80輛,而我國累計用于分時租賃電動汽車數量占純電動汽車保有量之比已經大于10%“基于調研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汽車共享發展迅速,不過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市場競爭越演越烈。”吳小員直言,分時租賃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了。
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研究中心 吳小員
“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不同的基因不同的時機不同的區域,可能會做一些平臺和組合,各具特點,特別是在金融業務模式上,因為做B2C、BZG,還有都市交通、縣鄉出行等場景的,各個城市都在探索。”吳小員表示,上海有比較小規模的,做乘用車和物流車充電等綜合服務模式,目前已經是成功的租賃模式。
在羅蘭貝格戰略咨詢公司合伙人鄭赟看來,基于公開信息的統計,目前大部分處在相對早中期的階段,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投資環境正如資本市場的實際反饋,處于走向成熟的階段,長期而言業務自身的潛力可觀。“在投資領域,從基礎設施、運營載體和增值服務方面,如果按不同的節點,在當下的節點的是基礎設施,在2020年前是運營載體,之后有足夠的時間是增值服務。”
羅蘭貝格戰略咨詢公司合伙人 鄭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比較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新能源汽車租賃企業已經有停止運營的公司“經過2017年的發展,預計2018年整個分時租賃行業會風起云涌,接下來共享出行的屬性將不斷豐富,從小眾走向大眾,這是關注的點。”
吳志新表示,未來2018年-2020年,新能源車行業將呈現出四大趨勢:1)中國已經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排頭兵,但產業仍然處于幼稚期和培育期,未來產業政策仍是行業關注焦點。2)補貼政策的快速退坡,將給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和發展造成巨大的壓力,整車和零部件產業將出現大洗牌。3)新型商業模式助推市場化發展重要性凸顯,商業模式創新變得至關重要。4)新能源汽車是一次完整的產業鏈培育發展,核心的零部件和上游產業做大做強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