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全球最大的汽車乘員保護系統生產商瑞典奧托立夫公司已于3月13日下午與合肥市肥西縣簽約,宣布在合肥設立汽車方向盤工廠。
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消息,奧托立夫公司將在肥西縣投資建設一座年產數百萬產量的汽車方向盤工廠。該工廠計劃占地80畝,預計于2025年年中正式投產。作為奧托立夫在合肥的首個項目,該工廠將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推進數字化和智能化應用,力求打造先進的綠色工廠,確保產品質量和環保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3月13日下午,合肥市長羅云峰與瑞典奧托立夫公司中國區總裁孫逸舉行會談并見證項目簽約。羅云峰表示,合肥市將新能源汽車產業視為“首位產業”,并將加快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高水平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建設。他希望雙方能夠密切合作,合肥將提供全方位的要素服務保障,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而孫逸則表示,他對合肥的發展投資前景充滿信心,將依托合肥的優越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打造一座高效、智能、環保的現代化工廠,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加安全的產品和服務。
奧托立夫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一家總部位于瑞典的國際跨國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汽車電子安全系統、座椅安全帶系統、電子控制單元和汽車方向盤系統等。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乘員保護系統生產商之一,奧托立夫公司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80多家生產性工廠,同時擁有20個被當地政府認可的碰撞試驗中心和13個全球研發中心。公司擁有超過4萬名員工,年銷售額達62億美元。其股票同時在美國和瑞典上市,是美國財富500強之一。
這并不是合肥市吸引汽車產業投資的唯一舉措。近期,合肥市相繼落地了多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項目,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馬瑞利集團研發中心、知迪智能汽車研發工具鏈總部項目等。這些項目的落戶進一步鞏固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合肥市政府已將汽車產業定位為“首位產業”,并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著重優化整車、零部件以及后市場的“三位一體”布局。在江淮汽車、大眾安徽、蔚來、比亞迪、長安等六家龍頭企業的帶領下,2023年合肥市的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4萬輛,位居全國前五。力爭在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20萬輛,并在2025年進一步攀升至3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