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之后,艙泊一體在低階領域掀起了一股熱潮,成為智能汽車行業的焦點。各大主機廠都在尋找艙泊一體的供應商,而艙泊一體和艙駕一體有望取代傳統的單SOC行泊一體成為主流方案。
即使是一向步調緩慢的合資主機廠也開始紛紛采用艙泊一體技術,據悉某些美系和日系合資主機廠已經開始定點供應商上艙泊一體。而國產主機廠更是加速了步伐,比如比亞迪為了實現艙駕一體的目標,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將座艙和智駕部門進行了合并,以解決內部協作問題。
艙駕一體的光芒即將閃耀,而艙泊一體則被視為引領未來發展的前奏。艙駕一體將推動主機廠內部組織架構的變革,座艙和智駕的合并將帶來新的領導層和業務模式;座艙Tier 1將有機會涉足智駕領域,而艙泊一體和艙駕一體的出現也將重塑汽車SOC芯片市場格局。
在滿足座艙功能的前提下,艙泊一體將泊車功能融合進座艙,實現了智能化的降本。據業內人士估算,如果算法能力強,傳感器能夠復用,艙泊一體可以節省數百甚至近千元的成本。主機廠普遍青睞兩類方案:一類是提升銷量的中高階智駕方案,另一類是降低成本的低階方案,如單SOC行泊一體以及艙泊一體。
然而,推廣艙泊一體方案并非易事。早在去年上半年,座艙Tier 1和智駕Tier 1就曾展示過艙泊一體方案,但遭遇主機廠冷淡反應,主要原因是主機廠內部的“部門墻”問題。座艙和智駕部門爭奪主導權,使得Tier 1在推廣方案時陷入困境。
然而,今年主機廠面臨的降本壓力加速了艙駕融合的落地速度。價格戰的爆發使得主機廠對降本的需求更為迫切,艙泊一體和艙駕一體成為解決方案的熱門選擇。同時,高通憑借其在座艙芯片市場的優勢,也在積極布局智駕領域,推動了智能芯片市場格局的變化。
艙駕一體的發展不僅將重塑座艙和智駕的邊界,還將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座艙Tier 1們紛紛覬覦智駕領域的機會,通過與智駕Tier 1的合作或團隊挖掘等方式,加速補齊智駕能力。對于智駕芯片企業而言,艙駕一體的興起將為其帶來巨大的商機。
在艙駕一體的發展中,高通作為領先的芯片供應商將扮演重要角色。其巧妙的策略和性價比優勢將對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然而,面對技術工程上的挑戰,高通是否會進一步擴展其軟件算法能力仍是一個未知數。
2024年艙泊一體和艙駕一體的發展將更加猛烈,這將是智能汽車行業邁向新高度的關鍵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