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座艙的設計主要是以用戶交互體感為出發點進行的,可以將智能座艙設計認為是駕駛者駕乘使用的載體,并一定程度上根據用戶的駕駛需求和娛樂需要以及一定場景下的行為習慣,對汽車智能座艙的空間設計和功能設計進行一定優化,從而提升用戶的駕駛體驗。
而智能駕駛的出現都使得汽車駕駛變得更加簡便與人性化,在未來發展中全自動駕駛技術將會改變當今傳統的人工駕駛模式,幫助駕駛者從無聊的駕駛環境中脫離出來。
這種汽車未來發展現象也使得大多數人不禁思考:未來汽車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該何去何從?客觀來講,智能駕駛的程度越高,智能座艙所能發揮的空間也就越大,因此智能駕駛是智能座艙的基礎前提。
傳統的汽車座艙往往是通過機械的方式進行交互的,在當前的汽車駕駛中,駕駛人員和車輛之間的交互逐漸增多,例如一些按鈕觸碰、語音指令等。在實際發展中,車輛的語音交互要遠比其他交互方式更加便捷、高效,不需要浪費駕駛人員或者是操作人員較多的時間和注意力。
隨著汽車智能座艙的不斷發展,多模態交互技術的使用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機交互空間。例如通過手勢交互對汽車車載音響音量進行一定控制,但是其控制的精準度還有較大的的提升空間。再例如通過駕駛員面部表情和眼睛轉動識別等,來對用戶的情緒進行一定捕捉,當用戶較疲勞時可以自動播放一些音樂等來激發用戶積極情緒。此外,該交互模式還可以對用戶身份進行一定確認,當確認完身份后可以自動根據該用戶的喜好調節車內亮暗程度、座位調節程度、播放喜愛音樂等,能夠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
智能座艙的設計發展需要通過車載芯片對相關軟件或其他硬件設備進行控制以及匹配等,進而實現其在汽車駕駛中所需要的車載功能和需要,并為用戶的汽車駕駛提供良好的駕駛體驗,要想最大化的滿足用戶對智能駕駛的需要,汽車智能座艙需要在未來發展中大力滿足用戶在泊車、擁堵跟車、巡航以及車輛出庫等方面的需要。此外,一個良好的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應具有完善的規劃控制和相關感知系統,即一些控車信息監測和環境感知等。另外,這些信息還應當涵蓋目標車輛檢測的結果、行車規劃軌跡、 預測軌跡以及車速等方面。
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們對生活、出行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于汽車座艙的需求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增多,汽車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相互融合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潮流,也是當下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這也是汽車行業轉型創新發展的一個關鍵開拓點。目前,亞洲新能源汽車網主辦的“智能座艙產業聯盟技術交流大會中國行·重慶站”已正式啟動,屆時將與業內專家共同探討智能座艙的行業趨勢、創新應用、技術發展等話題,力圖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一個集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技術支持的綜合性平臺,2023年03月23日-24日在重慶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