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作者為【蓋世汽車】
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馬瑞利計劃全球裁員1500人
據外媒報道,在疫情大流行導致的零部件短缺的背景下,馬瑞利對企業規模進行精簡,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500人。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Beda Bolzenius發給員工的一封信顯示,當前該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總數為2萬人,其計劃裁減其中的7.5%,此舉將使其勞動力和成本符合行業平均水平。除裁員之外,馬瑞利還計劃進行更廣泛的重組,本次重組將包括10個新的業務部門和6個事業部。
馬瑞利還在信中宣布,Volker Krebs將被任命為首席財務官,Juan Molla將被任命為全球首席商務官,Bharat Vennapusa將擔任新的全球運營主管。信中還提到,該公司將加強中國的業務。
蓋世點評:相較于去年汽車產業鏈大裁員,今年裁員的幅度其實要小很多,不過如果疫情持續導致零部件繼續短缺,則難免會有更多企業難扛重壓,再掀裁員潮。
大眾投資超1.4億歐元在合肥建電池系統工廠
9月23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將投資超過1.4億歐元在安徽合肥設立電池系統工廠,該工廠已正式開工建設,將于2023年下半年投產,投產后將每年為大眾安徽MEB工廠生產的純電動車型提供超過 15 萬組電池系統。
位于合肥的電池系統工廠效果圖;圖片來源:大眾汽車集團
據悉,合肥電池系統工廠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全資控股的第一家電池系統工廠,與大眾安徽MEB工廠相鄰,占地面積超過45000平方米,初始年產能可達到15-18萬組高壓電池系統。合肥電池系統工廠將與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布倫瑞克的全資電池工廠和中國天津的零部件廠發揮協同作用。
目前,大眾汽車集團正在全球范圍內建設電池系統工廠,德國布倫瑞克工廠每年將生產50萬組電池系統,合肥電池系統工廠建設的同時,大眾汽車集團在捷克的姆拉達波列斯拉夫和美國的查塔努加也在推進電池裝配能力建設,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每年生產超過100萬組電池系統的目標。
蓋世點評:自建電池系統工廠,與國軒高科共建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宏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下,大眾正多手提高電池儲備。
理想汽車三季度交付預期下調至少500輛
9月20日,理想汽車發布公告稱,受馬來西亞新冠疫情的影響,理想汽車的毫米波雷達供應商所采用的專用芯片嚴重減產,基于此,其預計其2021年第三季度的車輛交付量約為24500輛,較此前25000至26000輛的交付量預期減少了500至1500輛。
理想汽車公告截圖
數據顯示,理想汽車8月交付量持續增長,當月交付首超9000輛,達到了9433輛,環比增長9.8%,同比增長248%,創造了月度交付新高。當時,按照理想汽車第三季度交付預期,其第三季度交付量將達到25000至26000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88.7%至200.2%。綜合7月(8,589輛)和8月交付量,理想汽車目前距離三季度交付預期還差6,978輛。而基于此次預期下調,預計其9月交付量至少可以達到6,478輛。
蓋世點評:在全球芯片短缺的風暴中,任何一個玩家都難獨善其身,理想汽車的“缺芯”雖較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遲了一些,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小米投資黑芝麻智能,造車再迎新進展
9月22日,黑芝麻智能宣布今年已經完成數億美元的戰略輪及C輪融資。前述兩輪融資完成后,黑芝麻智能估值接近20億美元,目前公司正在推進新一輪的C+輪融資。在黑芝麻智能官宣的最新兩輪融資中,最大的看點是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兩輪融資均有參與。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投資企業;信息來源:企查查
自3月底宣布正式入局造車之后,過去幾個月小米一直在積極組建造車團隊,包括收購自動駕駛公司DeepMotion,并先后通過小米集團及雷軍相關的投資基金投資了縱目科技、禾賽科技、幾何伙伴、裕太微電子等多家企業,涵蓋自動駕駛感知、車載芯片等多個領域。此次投資黑芝麻智能,無疑補齊了小米汽車在自動駕駛決策層的短板,后續不排除小米汽車將基于黑芝麻智能的自動駕駛芯片平臺研發相關的自動駕駛系統。
蓋世點評:開弓沒有回頭箭,小米汽車正在造車路上奮力狂奔,雖然來得晚了些,但未必不會后來者居上。
佛吉亞或因半導體短缺損失10億歐元
據外媒報道,某知名商業資訊服務機構近日發布了對全球汽車市場減產的新預測,根據該預測,佛吉亞調整了2021年的銷售額、營業利潤率和凈現金流總額等財務預期目標。
由于半導體短缺的影響高于預期,全球汽車產量大幅下降,根據上述商業資訊服務機構的最新估計,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預計為7,200萬輛,而此前的預期產量為7,660萬輛。佛吉亞表示,其此前設定的2021年財務目標基于2021年全球生產7,660萬輛汽車的假設,而根據最新的數據,佛吉亞2021年的預期銷售額也預計將從165億歐元減少到155億歐元(約182億美元)。
蓋世點評:對于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來說,半導體短缺帶來的損失仍在繼續增加,何時止損,目前尚難斷言。
長城汽車蜂巢智能轉向總部落戶蘇州吳江
9月22日下午,長城汽車與蘇州吳江開發區政府就蜂巢智能轉向總部項目舉行簽約儀式。根據規劃,此次長城汽車蜂巢智能轉向總部項目總投資20億人民幣,將建成總部與研發中心合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簽約儀式現場;圖片來源:蜂巢智能轉向
目前,蜂巢智能轉向已擁有2個研發基地(保定、上海)以及2個生產基地(徐水、揚中)。蘇州總部/研發基地建設是該公司落實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此舉將充分整合長三角地區優厚的人才資源和供應鏈,并深入挖掘市場潛力,為戰略規劃的順利進展打下堅實基礎。
蓋世點評:智能轉向是自動駕駛領域核心技術,隨著更多投資布局的逐漸落地,長城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研發有望迎來新的突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