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目標對汽車產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將會帶來廣泛而深刻的產業系統性變革,需要全產業鏈共同努力,統籌推進低碳工業、低碳產品、低碳交通、低碳能源協同發展”。在9月3日-5日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
對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安鐵成表示贊同,“碳中和愿景引領汽車行業變革,內外部協同降碳成為發展主旋律。實現‘雙碳’目標是汽車行業的責任,也是實現汽車強國的重要前提。新時代下,‘雙碳’目標將對汽車產業低碳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安鐵成
在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看來,“我國汽車產業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既來自我國汽車龐大的存量規模,也來自日益擴大的增量規?!?。據了解,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到2.92億輛,位居世界第一,未來還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據預測,到2050年,汽車保有量將接近5.5億輛。汽車行業已經成為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此外,“由于“碳中和”在汽車行業的細則尚未出臺,加上減碳成本和投入規模巨大,導致國內車企在實現‘雙碳’目標的整體布局方面仍缺乏中長期的規劃,”江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項興初直言,“目前,我國碳交易市場體系已基本形成,但因汽車及道路交通行業碳交易體系沒有建立,頂層設計、配額分配、技術支撐、能耗統計以及工作協調性等方面有待完善”。
江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項興初
“盡管‘雙碳’目標給我國汽車產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但更創造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竺延風表示,“實現‘雙碳’目標,將加快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我國汽車產業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增強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創造了新的歷史契機。通過推進‘雙碳’目標,形成轉型升級的“倒逼”機制,將推動汽車全產業鏈體系在減少碳排放、支持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方面加快步伐,實現上下游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進而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不過,“‘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工程,要以汽車企業為主體,全產業鏈、全產業生態共同努力,打好‘協同戰’‘系統戰’”,竺延風認為,“整車企業要強化全產業鏈的低碳研發和減排能力建設,強化供應鏈管理,推動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共同實現整體節能減排目標;要立足于全產業生態,加強碳足跡管理,降低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
“實現‘雙碳’目標,應保持必要的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有序推進的原則,分區域、分階段、分層次有條不紊地推進”,竺延風強調,“盡管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但應清醒認識到,這需要一個過程”;他還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項興初也建議,“有關部門盡快明確汽車產業的時間表和具體要求,指導車企更好地用實際行動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在研究將汽車產業納入碳交易的范圍時,要綜合考慮二者在管理側重方向、交易體系差異、價格差異以及體量差異,以及汽車產業碳排放管理邊界的問題”。而據辛國斌透露,“(工信部將)組織行業機構編制發布汽車產業低碳發展的技術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