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小鵬汽車幾乎同時被曝出有上市計劃后,理想汽車率先向前走了一步,甚至比預期還早一天。其也成為繼蔚來汽車之后,造車新勢力中第二家上市的車企。
北京時間7月30日晚,理想汽車在北京順義交付中心舉行納斯達克上市儀式,股票代號“LI”,IPO定價每股11.5美元,公開募集資金規模接近11億美元;現有股東還通過私募購買3.8億美元的公司A類普通股,發行總市值為97億美元。
截止美股收盤,股價報收于16.46美元/股,較發行價上漲43.13%,市值為139.17億美元,接近蔚來汽車的144.16億美元。
與蔚來4年虧損200億相比,理想汽車在2018年以來的40億虧損稱得上是很節約,但即使這樣,理想汽車和李想仍然很缺錢。
此外,李想曾承諾2020年交付10萬輛的目標,但到目前只完成了1/10左右。
為了讓自己的承諾不至于變成一個吹牛,李想不得不選擇上市來拯救自己的理想。
李想的偏執和改變
自理想汽車2015年成立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李想的偏執一直都不受業內和投資圈看好。這種偏執,很大可能來自于他對新能源汽車賽道的理解上。
李想從一開始就將自己和理想汽車定位為“后發者”,“晚出來有晚來的好處,所有造車新勢力犯的錯、趟的坑,我們都能避開。”對他而言,行業內的痛點已深知無疑——電池續航低、充電設施并不完善。
正因為這樣,在理想ONE的動力系統方面李想偏執地選擇了看似完美的解決辦法——增程式動力系統。曾在理想ONE的發布會上,李想稱該系統“將永遠解決電池里程焦慮的問題。”
理想ONE發布會 圖源網絡
就在他的眾多擁躉為之瘋狂的時候,業內率先對這一動力模式提出質疑。
在業內一些從業者看來,隨著電池技術的迭代,充電配套設施會越發完善,繼續選擇增程式來解決續航問題是沒有必要的。
實際上也正如他們所料。前不久,特斯拉和寧德時代宣布合作,并表示正在研發一款能續航200萬公里的電池;威馬汽車也緊隨其后宣布小鵬P7的續航已超過700公里。
如果沒有了里程焦慮,理想汽車的增程式將何去何從?對于這個問題,李想原先并不在乎,還是偏執地看好增程式。
明勢資本創始人黃明明曾這樣表示:“在新造車行業里,理想產品力是超一流的”,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李想并不會去迎合市場,去講投資人愛聽的“中國特斯拉”故事,反而提出了增程式模式,“在融資能力上,李想只能排在第二梯隊”。
但在融資環境惡化、拜騰、長江和博郡等新勢力倒下的慘狀下,理想卻擁有了強大的支持者。
美團王興、王慧文曾多次為理想汽車站臺,王興甚至直接在飯否上回懟網友對理想汽車的唱衰:“有些人碰都沒碰過理想ONE,僅憑所謂行業經驗/理論/常識就直接唱衰,呵呵。”
王興飯否 圖源網絡
除了聲援和站臺,還有真金白銀的支持。
招股書中顯示,王興已為理想投資了8億美元,加上新晉投資金額,王興和其關聯方美團股權占比為24%,投票權8.3%。
從被資本并不看好到IPO上市,這背后,李想不是沒有改變他的“偏執”。
就在今年理想汽車溝通會上他曾表示,今后理想ONE的產品定位將從現在的“增程式”轉變為更為易懂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卸下了四年的壓力,可以不再一遍遍地向股東和客戶解釋“什么是增程模式”、“為什么要做增程模式”。
4月中旬,在理想汽車北京交付中心,一向低調、不喜歡拋頭露面的李想,首次出現在抖音直播間當中,與汽車大咖連麥講述自己的造車心路歷程。
理想汽車CEO李想與主播“虎哥”連線 圖源網絡
“千萬不要低估了疫情的影響和破壞力,你要做出200%的努力,才有機會拿到之前設定的目標。”李想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表示。
流血上市
雖說理想汽車IPO風光無兩,是行業里久違的好消息,但是這次動作看上去更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招股書可以看到,理想2019年全年實現總營收2.844億人民幣,而到了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增長至8.517億人民幣。不僅如此,截至今年6月30日,理想汽車的毛利率也由負轉正到13.3%。
雖然有好看的“成績單”,但毛利率轉正并不代表理想就不缺錢了。
雖然李想向來以“摳”著名,理想的省錢程度甚至到了認為在車尾放“理想汽車”不如“理想”兩個字節約成本而改名,但對于這個燒錢的行業來說,依舊稱得上九牛一毛。
圖源網絡
造車要花多少錢?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至少需要200億以上的資金準備”,并且仍在持續虧損、甚至依舊面臨資金短缺的狀況。
從自2015年到目前理想累計融資超過140億人民幣,但這幾年的虧損合計已達40億人民幣。招股書中則表明,未來三年資本支出需要104億人民幣,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只有10.544億元人民幣。
但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集體寒冬,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36.3%。而二級市場的錢也越來越不好拿了。
“尤其是今年出臺的投資管理規定中增加了投資者不能提前撤資等規定,謹慎的投資人們只能收緊錢袋。”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對鋅財經表示。
一直作為主要營收的“大頭”——電動車銷售方面,交付量也在放緩。
招股書顯示,這兩年的理想汽車總營收中,電動車銷售營收占比均占98%以上。但數據顯示,理想汽車2020年1-6月份的交付量在4月達到最高2622輛,在此后開始下坡,5月和6月較4月分別下降了18%和30%。
2020年1月到6月造車新勢力部分車企的銷量 數據來自乘聯會 鋅財經制圖
李想還承受著另一方面的壓力。
早在2016年理想在完成A輪融資時,占股11.745%的利歐股份就曾表示,若在六年之內未能進行IPO,則車和家(理想汽車主體公司)需要回購全部或部分股權。而目前,已是六年期限中的第五年。
正因為這樣,李想一方面處于“對賭”協議的枷鎖下,另一方面又需要找錢,雙重重壓下,決定流血IPO。
特斯拉、蔚來股價飆升,此時上市對于理想來說,是一個獲取更高估值和融資的不錯時機。
IPO之后,道阻且長
上市之后,擺在李想面前最大的問題還是量產和交付。
早在兩年前,曾有媒體問李想“交付10萬輛是一個重要的門檻,你覺得理想的10萬輛什么時候到來?”面對這個問題,李想答到:“2020年百分之百能達到。”
據乘聯會數據,自2019年年底理想ONE交付以來,截止2020年6月16日,理想ONE的交付輛僅達到10000輛。這個成績相比于其他新勢力而言,的確可喜可賀,但也只是李想吹下的牛的1/10。
剩下的9/10該如何在所剩不多的下半年完成?
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來看下理想的產能。據了解,理想汽車擁有自己的整車工廠——理想常州工廠,最大產能可達到10萬輛,月均可生產超過8000輛。這就表示,對于10萬輛的目標,產能方面是可以保證的。
理想常州工廠 圖源網絡
而問題出在交付上,“4月的銷量已經達到2622輛,6月份交付量一定能達到3000輛以上。”一位接近理想汽車的人士對媒體表示。但真到了6月,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交付僅有1834輛。
原因大概率還是出在李想偏執看好的增程式上。
在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戰場北京,像理想ONE這樣的增程式汽車由于政策原因只能使用燃油車指標,不能使用純電動指標,這就意味著被側面性的限購,導致極大地影響了銷量。
禍不單行,4月底,一則《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表示插電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僅有0.85萬,并且售價不能高于30萬。
增程式汽車本就比一般混動汽車還高出一截,加之補貼力度再次退坡,這對于售價30萬以上,主打高端的理想ONE來說,這可謂是當頭一棒。
理想選擇用線下擴張店面的辦法來解決困境。最近,理想汽車官方表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將零售中心擴張到30個城市以上,年底前拓展至100個城市。
理想汽車線下門店 圖源網絡
對于這一消息,業內并不看好。“如果學著特斯拉把店面開到三四五線城市中,一方面很多人很難接受30萬以上的電動車,另一方面門店成本也會隨著銷量頹勢入不敷出。”一位汽車行業從業者對鋅財經表示。
看似風光的上市,對于李想來說,或許還不足以能支撐起他的理想。
作者:周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