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公司表示,從事故發生至今,蔚來一直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事故調查工作,按程序提交調查所需材料。公司沒有任何刪改數據的行為,也沒有員工被警方傳喚。
就在8月16日晚間,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在朋友圈發文,其呼吁國內媒體和行業統一現階段國內自動駕駛中文名詞,能夠給用戶一個更為準確的營銷方式。
根據截圖顯示,李想發文稱呼吁統一國內現有自動駕駛中文名詞,對于L2 、L3一類的用語,用戶容易混淆且聽不懂,建議統一名稱為L2=輔助駕駛;L3=自動輔助駕駛;L4=自動駕駛;L5=無人駕駛,一個多余的中文字也不要有。
他還建議,要避免夸張的宣傳造成用戶使用的誤解,“在推廣上克制,在技術上投入,對用戶、行業、企業都長期有利。”
此外,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微博就“如何看待輔助駕駛普及但事故頻發”問題了一些個人看法:1. L2級別輔助駕駛功能,駕駛員是功能操作主體,也是責任主體。2. L4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功能,車內無人狀態下,操作主體是車輛本身,責任主體當歸屬主機廠。3. 我們L4級別無人駕駛功能,當時經過了N輪內部決策會議,最終選擇了高頻停車場景的原因,就在于相對封閉的環境、相對低速的狀態,安全性更高。
蔚來品牌部人士回復稱,Navigate on Pilot(NOP)領航輔助不是自動駕駛,后續有調查結果會向外界同步信息。
的確,隨著汽車“新四化”開始賦予汽車更多的自動化功能,不少車企也開始用“文字游戲”、“知識盲區”來向消費者營銷。一旦消費者聽信相關營銷話術便會增加購買意愿,造成誤導。未來車企需要更加明晰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的中文定義,不能讓消費者成為過渡營銷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