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風波,愈演愈烈。
理想汽車近日發布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車MPV理想MEGA。然而,這款車的發布并非一帆風順,盡管CEO李想對其寄予了厚望,但在網絡上卻流傳著對其惡搞的照片和視頻。
更為嚴重的是,理想MEGA的發布引發了公司股票的大幅下跌,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退訂情況。
面對這一系列的困境,李想在文章中對支持者表示了由衷的感謝。他強調了朋友們在這段艱難時期給予的持續支持,認為這正是公司成長的核心動力。對于那些有組織的違法犯罪行為,他也表示公司已經在積極采取法律手段進行處理。
盡管遭遇黑暗,李想卻選擇了光明。他堅信如果向黑暗妥協,那么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會變得不堪,整個社會也會越來越陰暗。因此,他決定開始反擊,用光明驅散黑暗。
這條朋友圈發布后,吸引了不少人的點贊和評論,其中就包括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和華為車BU董事長余承東,雙方均表達了對理想的支持,不過站的角度有所不同。
余承東回應
余承東表示:始終選擇光明,是正確的價值觀!一個企業,如果價值觀搞壞了,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愿我們與產業界一起,用實際行動,堅持始終選擇光明,用光明反擊黑暗。
今天,我們來探究MEGA的失敗。
一、為何MEGA未達預期?
1. 客群狹窄:MEGA的尺寸、價格和功能設定使得其客戶群體非常有限,大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高昂的價格和特定的使用場景。
2. 定位偏差:理想可能錯誤地將80后社會精英們的需求作為產品定位,而忽視了實際的購買群體。這導致了定位與實際需求不符,以及價格過高等問題。
3. 未滿足目標用戶需求:MEGA未能滿足目標客戶群的真實需求,其高端化定位可能與實際市場需求背道而馳,導致銷量不佳。
二、為何MEGA無法復制L系的成功?
1. 產品形態差異:MEGA與L系在產品形態上存在巨大差異,導致兩者的市場定位和受眾群體完全不同,因此無法復制L系的成功。
2. 客群差異:MEGA的受眾群體與L系相比存在巨大差異,這使得MEGA無法利用理想汽車擅長的營銷策略,并使得之前的營銷努力落空。
3. 內外部環境差異:MPV市場競爭激烈,而MEGA的定位又過于奢華,缺乏強大的品牌和技術支持,因此難以在市場中取得成功。
MEGA的失敗,由于其既沒有觸達目標客戶的核心需求,也沒有強有力的技術背書,但卻追求純電領域的高端化,最后只能是被現實狠狠的摔倒在地。
三、問界和仰望的新能源車為何成功?
1. 問界成功的原因在于其能夠觸達高凈值人群,并通過華為手機等渠道實現了高效的營銷。
2. 仰望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技術能力的背書,以及產品形態的選擇符合了市場需求。
隨著問界車型的涌現,理想汽車開始感受到了危機。今年2月的銷量數據顯示,問界再次超越了理想汽車。
在問界M9成功挑戰理想L9之后,MEGA的推出或許為理想汽車提供了一段喘息的機會。但根據華為的規劃,一款高端MPV也已在醞釀之中。
如今,華為所支持的智能駕駛技術已經成為擊敗理想汽車的利器,盡管兩者都擁有冰箱彩電和大沙發等配置。隨著理想汽車的輝煌逐漸褪去,它曾經低矮的護城河即將成為不可回避的弱點。
接下來,理想如何打好2024這一場大戰,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