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競爭對手會怎么做,得把競爭的主動權拿到自己的手里。比如,我們可以只開20家店,達到今年的原定目標,但如果對手增長是2倍,相當于你是負增長。”
在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看來,特斯拉正在用盡一切手段去擴張,建充電樁、不斷降價和對電池、芯片的技術投入。
理想汽車雖然名字是“理想”,但行動做派卻十分現實,相比其他一些造車新勢力也更加接地氣。
日前,李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有準備逆勢擴張的計劃,并表示原本計劃今年新增20家門店,但如今已改為增設60家門店,增加數量是此前計劃的三倍。
李想還表示,我們從戰略目標到業務架構、到組織和整個財務資源的分配,都共識一點:所有“滾雪球”式的錢我們是一定要花的,“滾雪球”是高質量的擴張。
不得不說,當下正是其他車企紛紛選擇勒緊褲腰帶的艱難時期,理想汽車卻選擇“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出手闊綽的背后,到底是劍走偏鋒的放手一搏,還是萬事俱備后的水到渠成?
生死攸關的時刻
拜騰員工待崗、博郡宣布倒閉、賽麟陷內部博弈迷局,近期的造車新勢力可以說是進入生死存亡之秋。
其實,近幾年以來,國內汽車市場已經發生了巨變,進入了存量時代的深度調整期。在2018年,新車銷量還出現了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019新車銷量持續了負增長的趨勢,同時新能源汽車也出現了首次下滑。再加上2020年的疫情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將下降10%至20%。
在這樣的環境下,久經沙場的傳統車企通過裁員、轉型和抱團取暖來顧全企業,初出茅廬的造車新勢力也想順利度過難過,然而事實情況是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十分嚴重,量產便是劃分的節點。那些實現量產的車企普遍都活了下來,比如蔚來、小鵬都已經進入穩定的發展期,云度也算是死里逃生重新出發;但那些新車遲遲沒能下線交付的企業最終兜兜轉轉出了問題。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投資風口已過,資本變得更加保守和冷靜。造車新勢力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尋求資金變得難上加難,說命懸一線絲毫不夸張。
漸入佳境的理想
理想汽車的2020年上半年,除了自燃事件之外,從口碑、銷量和交付情況上都是喜人的。
盡管理想ONE自燃事件一開始,被理想官方解釋為“冒煙”遭到網友吐槽,但隨后發布相關的說明表示這起自燃事故并不是由于車輛的設計,而是由于工作人員在新車銷售前的準備過程中的失誤造成,并態度誠懇的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再次發生,也算是對自燃事件有些許挽回。
另一邊,擁有理想汽車車主身份的羅永浩在微博上狂為理想打call:“理想ONE是其價位能買到的全世界最好的車,即使是跟比它貴幾倍的車比,它也幾乎是完全沒有對手的。”還回復網友表示開奔馳S級裝面是屌絲的想法。
再來看銷量,今年前5個月中除2月外,理想汽車的銷量保持相對穩定,其他幾個月都在1000-2000輛之間,4月銷量達2793輛。這對于僅有一款補貼后售價32.6萬元的車型來說,已經算是十分不錯了。
2020年前5月造車新勢力的累計銷量來看,前三名分別是蔚來、理想和小鵬,這和美團創始人王興的預測最終會活下來的三家造車新勢力一樣。
蔚來創始人李斌、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三人都有著互聯網工作背景,如今又分別是造車新勢力銷量前三的掌門人,在大浪淘沙中相互競爭又惺惺相惜。
當然三家也少不了被對比,6月16日,理想汽車交付第一萬輛理想ONE。從2019年12月正式開始交付開始算起,理想汽車6個半月創下了造車新勢力新車型中的最快交付10000輛的紀錄,另外兩家中小鵬G3是8個月,蔚來ES8是7個月。
從早期宣布放棄微型電動車戰轉研發增程式中大型SUV,理想汽車比其他造車新勢力的造車路更為曲折,但戰略調整及時最終后來居上。
理想面臨的挑戰
除了戰略層面,理想汽車能取得現在的成就還有一個原因是對資金的把控,看得出來,李想更擅于把錢用在刀刃上。
近日消息稱,美團出資5億美元領投理想汽車D輪5.5億美元(李想個人0.5億美元)融資,此輪過后,理想汽車的估值將從29.3億美元攀升至40.5億美元。
翻看以往理想汽車披露的融資金額來看,在拿到此次融資之前,理想汽車的融資金額幾乎與剛剛被央視點名“燒光84億元竟然造不出車”的拜騰不相上下,但很顯然,花同樣的錢,理想汽車不僅實現了量產還交付一萬輛車,可以說是將錢發揮出與之相對應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團出資已經是第二次向理想汽車拋出橄欖枝,在2019年8月理想汽車的C輪融資中,王興曾以近3億美元領投該輪融資。同時在王興的安利下,美團副總裁王慧文也入了理想的坑,近期在社交網絡夸贊理想汽車。
據李想介紹,未來5-10年自動駕駛是趨勢,如何通過足夠多的車,獲得高質量的數據和高質量的訓練模型,這是未來自動駕駛競爭的根本。
王興投資理想,也是看中了自動駕駛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前景。理想汽車入股了自動駕駛企業新石器,在新石器自動駕駛研發中采用的便是理想汽車此前宣布放棄的SEV車型底盤。而自動駕駛的研發成果勢必會重塑物流配送方式,而這或許是王興最想要的。
有了美團的資本靠山,理想汽車就可以高枕無憂一段時間了嗎?
并非如此,一方面理想汽車距離實現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了解理想汽車的第二款車型正在研發中,但李想此前曾表示三年之內不會上市,近期還表示明年將啟動10億級規模的L4自動駕駛研發,而在這期間的研發、公司運營都會繼續燒錢,這筆錢能撐多久還不好說。
另一方面,理想汽車當下僅有理想ONE一款車型,該車型眼下確實沒有直接競爭對手。但是理想ONE銷量不斷增長表明了這個細分市場尚處于藍海,必然會引來其他虎視眈眈車企的加入,理想汽車如何在嚴峻的競爭形勢下繼續保持產品競爭力是值得思考的。
除了開頭說的看競爭對手如何做,李想此次擴張還依據了市場真實的反饋數據,“一個城市有或沒有理想汽車門店,市場占有率相差8倍,這意味著實體門店能大大提升汽車銷量,所以要進行渠道擴張。”另一方面,此次擴張還是理想汽車通過制定的未來五年戰略反推今年要達到的目標。
“擴張并不意味著多花錢,而是更有效地花錢。”李想還表示,“我們可以放棄盈利,但是要保證較高的毛利率,只要保證現金流為正,把自己所有的毛利投入到技術研發和用戶服務中去。”而這種模式能否支撐理想汽車后續的發展,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