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內新能源市場來說,每年最關注的一件事就是新能源補貼政策,而今年由于疫情黑天鵝事件導致整體汽車銷量大降,新能源補貼政策就更加受到關注。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即明確了2020年補貼規則,同時,也進一步明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
今年的新能源補貼新政,相比去年主要變化體現在:一、補貼再度退坡,并且純電續航300公里以下的車型補貼取消。二、設置補貼門檻,首次提出僅限補貼前指導價在30萬元(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企業官方指導價等為參考依據,“換電模式”除外)以下的新能源乘用車。三、非私人用戶不可拿足額補貼。四、再次設置補貼過渡期。
相比去年的政策,今年的新政雖然在補貼金額上沒有出現大幅度退坡,卻提出了一個“微妙”的變化,那就是首次提出30萬補貼門檻,而這樣的設定勢必會造成市場上的“蝴蝶效應”,其中,就包括特斯拉Model 3這條巨大的“鲇魚”,因為它的一絲舉動,就可以將原本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攪個天翻地覆。所以,補貼新政一出來,理想汽車CEO李想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設計30萬的補貼門檻,基本上就是精準的助攻特斯拉來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你只需要換位想一下,如果你是特斯拉,你接下來會如何對策和定價,就知道什么叫滅頂之災了”。
然而,充滿“魔性”的事實卻是,在補貼新政剛剛出臺之后第二天,特斯拉Model 3卻“應聲”漲價,國產版Model 3標準續航版和長續航版售價分別上調4500元和5000元,補貼后售價變更為30.355萬元和34.405萬元。巧妙而完美地“避開”了補貼門檻,大有不屑于享受補貼之意。但是又在幾天之后,國產Model 3又宣布降價,標準續航版售價調整為29.18萬元,補貼后售價為27.155萬元,又巧妙而完美地進入政策補貼范圍之內。一周之內,漲了又降,這樣的“任性”在汽車圈里恐怕也只有特斯拉敢如此恣意為之了。
特斯拉敢這樣的做的底氣來自向好的銷量,數據顯示,特斯拉一季度國內銷量達18588輛,占全球總銷量的21%。
Model 3自國產化之后,銷量突飛猛進,一季度共售出17394輛。僅3月份,國產Model 3銷量就達10160輛,首次單月銷量超過1萬輛,占當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的19%,同時還拿下了國內轎車銷量榜第十一名,比很多熱銷燃油車型銷量還好。這個成績有多厲害?相當于3月份銷量排在第二至第七6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銷量總和!
一季度新冠疫情籠罩下,特斯拉的銷量不降反增,足以看國內消費者對特斯拉的歡迎程度,同時特斯拉方面還表示,未來上海超級工廠產能釋放后,國產Model 3國內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另外,國產Model 3長續航后輪驅動版和高性能全輪驅動版投放市場后同樣大受歡迎,正式開放預訂以來,24小時內訂購數量就突破了20000輛,熱度之高令人咂舌。雖說Model 3定價不低,但比起進口版車型仍有較大的價格優勢。
更何況,目前特斯拉零部件的本土化率僅為30%,按照計劃,今年年中將達到70%,年底則將達到100%。而近來,由于海外疫情的蔓延導致進口零部件斷供,特斯拉上海工廠停工,這或將進一步倒逼特斯拉加快本土化速度。屆時國產Model 3以及即將引入的Model Y在售價上或將還有較大幅度的下調,到那個時候,對于自主品牌來講,才是真的“狼來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由于補貼新政,Model 3調價已經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如果未來國產Model 3調價至20萬元甚至更低,那么“蝴蝶效應”最終也將引發強烈地震。國內新能源市場洗牌,已經讓人看到一些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