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是否雞肋的話題已近尾聲,沃爾沃這時站出來公開了自己的立場。
簡單來說,沃爾沃要在2年內完成L4,還要用激光雷達做L4。
具體而言,公司將在2022年投入量產的下一代可擴展模塊架構SPA 2的全新車型中搭載Luminar激光雷達感知技術,包括下一代XC90、Polestar 3和XC40的純電動版。在沃爾沃汽車集團首席技術官賀瑞安看來,激光雷達的應用是汽車邁向全自動駕駛的關鍵一步。
雙方將合作推出沃爾沃首個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Highway Pilot”。其中,Luminar的激光雷達將作為自動駕駛的基礎硬件,無縫集成于未來沃爾沃汽車的車頂。下一代可擴展模塊架構SPA 2的新車用戶,通過軟件實現在線更新,在地理位置和駕駛條件的安全性得到驗證后,便可激活支持全自動駕駛的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
激光雷達之所以能吸引到這位“全球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導者”,無非是因為其強大的傳感性能。傳感器發出數百萬激光脈沖,通過對環境進行三維掃描,準確檢測出物體的位置,無需聯網,就可以創建一個實時動態地圖,這是單獨使用攝像頭和雷達無法做到的。
沃爾沃相信,在復雜的高速公路環境中,激光雷達感知技術是安全決策的基礎。團隊也打算將激光雷達結合自動駕駛軟件、攝像頭、雷達,以及為自動駕駛所裝備的支持轉向、制動,以及蓄電池和電源等功能的冗余系統,一起集成在下一代的沃爾沃汽車上。
也就是說,未來所有下一代可擴展模塊架構SPA 2的車型都有可能標配Luminar激光雷達傳感器。
賀瑞安強調,Highway Pilot雖然可以理解成ADAS的強化版,但和市面上主流的特斯拉Autopilot以及凱迪拉克Super Cruise也有區別——其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完全讓用戶“脫腳”、“脫手”和“脫眼”。
年輕選手比老牌玩家更受歡迎?
除了深化合作,為激光雷達量產上車保駕護航之外,沃爾沃還簽署了一項協議,意在增持其在Luminar的股權。
早在2018年,沃爾沃就向Luminar進行了一項戰略投資,選中這家初創公司的高分辨率遠距離激光雷達打造自動駕駛汽車。當時一個十分充足的理由是,他們給到的成本足夠低。
對于年輕的Luminar來說,抱上沃爾沃的“大腿”意味著公司技術能夠技術首次應用于量產汽車,這無疑是實現規模發展、推動此項技術在汽車行業廣泛應用的關鍵一步。
Lumina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ustin Russell也十分認可沃爾沃作為“汽車安全領域領導者”的身份:“這次合作推動了最先進的安全技術在整個汽車行業的標準化應用。我們已解決了激光雷達技術量產所面臨的關鍵成本、性能和車規級等挑戰。”
有意思的是,類似的情節在一年多前就已經上演,只不過其中一個主角變成了如今說要放棄L3的奧迪。
彼時,Luminar與奧迪智能駕駛公司的計劃是在2021年完成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部署。前者的高功率激光雷達將幫助奧迪自動駕駛系統檢測前方250米范圍內的道路障礙。奧迪智能駕駛公司首席技術官Alexandre Haag也曾信誓旦旦地把雙方的研究成果稱為“最強大的傳感器”。
據媒體報道稱,奧迪智能駕駛公司總部位于慕尼黑,是奧迪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最初專注于城市交通,后來著眼于將自動駕駛系統應用到更廣泛的范圍,包括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自動駕駛汽車,而Luminar的長距離激光雷達能夠在該領域做出重大貢獻。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傳統巨頭Velodyne在車廠圈里沒那么吃香——Luminar的LIDAR優勢在于其可觸達距離和點云密度,奧迪等客戶的策略正是利用激光雷達進行遠程感知和探測。相比之下,Velodyne出品的傳感器則更適合近距離的物體探測。
車云小結
目前為止,Luminar應該算得上是能大規模生產激光雷達裝置的少數公司之一,其在佛羅里達奧蘭多擁有一家占地12.5萬英尺的制造工廠。也正因如此,這家創業公司拿下了豐田3600萬美元的投資,共同研發其最新版本的自動駕駛車輛平臺,還額外增加了更加準確的物體檢測技術和繪圖等功能。
在這三家野心勃勃的主機廠以外,同樣還有13家汽車制造商向Luminar拋出了橄欖枝。在激光雷達成本逐漸降低,多家傳統Tier 1爭搶入局的當下,Luminar或許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未來必將參與塑造行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