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教訓不會成為你的經驗。沒有一家造車新勢力最初的交付是一帆風順的,理想汽車也不例外,盡管該公司被粉絲們認為是相對靠譜的一家新勢力。
自12月4日理想ONE正式開始交付以來,已累計出現了四起失誤或者是故障,給用戶造成不少困擾,也對理性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損害。首先是“銀行突然停止放貸”、繼而是用戶提車后出現“發動機故障報警”、“PDI忘記取消物流模式、用戶被限速”,以及昨天剛剛發生的“動力電池故障報警,車輛趴窩”。
針對這些問題,理想汽車官方及其創始人李想都做了回應,在解釋說明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的同時,非常誠懇的向用戶致歉,并且表示將積極改進,不辜負用戶的期待。
盡管如此,這幾次事件已經對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也影響了一些用戶的信心。從微博上網友和粉絲的留言來看,觀點分歧較大。一些網友認為,應該對新勢力寬容一些,畢竟這是理想汽車的首款車型,存在一些BUG是正常的,但另外一些網友表示無法接受這樣的觀點,事關人身安全,不能有任何的馬虎,雖然理想汽車承認錯誤積極改進的態度很好,但不能因此就容忍出現這些錯誤。
近期的四次失誤/詳細復盤如下:
1,中信銀行與理想汽車突然解約,用戶被迫臨時更換貸款銀行
12月11日,理想ONE預定車主在內部群爆料稱,自己通過銀行貸款購買即將交付的理想ONE,銀行卻沒有放款。車主咨詢銀行方面卻被告知,是理想汽車單方面原因造成銀行不放款,“具體原因由理想汽車負責解釋”。
理想汽車與中信銀行合作的貸款業務,出現了車主無法申請到貸款而不能正常提車的情況。對此,理想汽車在官方網站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表示存在官方溝通不夠及時的情況,并向客戶致歉,且為消費者提供兩種解決方式。
在這份回應中,針對已經支付首付的中信銀行貸款車主,官方稱轉由理想汽車廠家自有金融渠道—江蘇智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辦理放款事宜。方案與中信銀行審批的原方案一致,包括月還款額、期數及是否抵押等。客戶需要到交付中心簽署新的融資租賃等協議,即可提車。由于江蘇智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資本規模有限,此方案只能為已經繳納首付款的中信銀行貸款用戶提供。
針對未支付首付的中信銀行貸款車主,理想汽車官方稱,交付專家會協助客戶修改其他合作金融渠道或更改為全款購車。如果更改的金融渠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要,可以為用戶辦理免費的退車處理。
對于中信銀行停止向理想ONE用戶貸款的原因,理想汽車方面暫未作出官方回應。不過,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還是公開發布了一條道歉聲明,表示是由于“自身”實力不夠,導致用戶跟著一起被銀行欺負,算是把球踢到了銀行那邊。
2,提車當天亮“發動機故障燈”
12月11日,就在“貸款事件”出現的當天,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一位剛剛提車的用戶車輛儀表屏出現“排放系統故障”的報警,與此同時發動機故障燈也點亮。
次日,理想汽車售后服務人員抵達用戶所在地,幫助用戶解決車輛報警的情況。除此之外,理想汽車售后還發現個別車輛會出現駐車系統、車身穩定系統等故障的誤報等問題。而對于此類事件,理想汽車表示歉意,并將在下周通過OTA進行軟件升級,解決問題。
根據理想汽車官方會應我們能夠看出,“排放系統故障”的報警為空調系統三通閥自身診斷機制導致的誤報警,另外,上述問題同樣是車輛診斷誤報出現的問題。
由此不難發現,雖然官方表示整車已經做過比較完善的測試,但事實證明理想ONE還是不夠完善,暴露出作為一個新創品牌的薄弱之處。
3,車輛的物流模式在交付用戶前沒有完成解除
12月16日,一位用戶在理想汽車杭州交付中心提車后駛入了高速公路,行駛當中出現解除自適應巡航功能后,加速踏板失效,踩踏加速踏板車輛出現了無法提速的情況,另外根據視頻我們可以看出,在解除了自適應續航之后車輛速度一直在下降,在高速公路上出現這樣的情況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理想汽車官方對此事件也迅速作出了回應,根據后臺和現場的診斷,已經確認為車輛的物流模式在交付用戶前沒有完成解除,并表示車輛自身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在完成了車輛物流模式的解除后,車輛也將正常交還給用戶。另外在交付過程中漏檢失誤,對用戶再一次表達誠摯的歉意。
李想對此事件也進行了回復,首先表示媒體和個人用戶曝光是對理想汽車最大的幫助。另外也說出了理想汽車交付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通過這些我們能夠看出理想汽車作為一個新創品牌,經驗上的不足。
另外,對于此類回復EV君想說,PDI流程如何更改、物流模式具體在不在儀表上顯示都不是用戶所關心的,用戶只想要一臺完善、不會經常出問題的車。
4,因動力電池故障車輛趴窩
12月16日,再次有網友爆出理想ONE出現的新故障。根據曝光的圖片我們能夠看出,車輛儀表盤顯示“動力電池故障”,車輛已經處在P擋位停駛狀態。
從另一張圖看,這臺出現故障的OEN已經打開雙閃停靠在路面上,從道路情況來看,是一條封閉式快速路。目前車輛出現故障的未知,理想官方已經介入調查。
此事件已經是自理想汽車12月4號理想正式交付,12天內出現的四次問題,僅百余臺車的交付量出現這么多問題的確會讓一些消費者懷疑其產品質量。
總結:每一個造車新勢力遇到的坑,下一個新勢力在很大概率上也會遇到,因為,對于之前從來沒有造車經驗的初創公司來說,每一步都要靠自己去走,別人的教訓不能成為自己的經驗。
傳統汽車企業一輛車的設計研發過程,往往需要很多年的實驗驗證過程,雖然電動汽車已經沒有了內燃機和變速箱等高技術門檻,但是車內軟件系統、電氣系統的可靠性仍然需要技術和經驗的累積,這也是新造車勢力最缺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