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賈永標 文朱哲攝影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9月的哨聲剛剛吹響,汽車經銷商們就鉚足了勁,勢要在公認的汽車銷售黃金節點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一掃過去一年陰霾。
對于中原車市而言,這種氛圍更是在直線升溫。一方面,河南車市在全國占比正逐步提升、消費者購車熱情不減;另一方面,十幾天后中部地區最具影響力的2019年第十五屆秋季大河國際車展將拉開帷幕,一場影響全省的汽車超級IP即將震撼襲來。
那么對于車商而言,逆勢之中應如何把握變革?中原車市迎來“黃金九月”又有哪些看點?

年內新能源汽車
銷量同比大增
2019年,國內車市沿襲了去年下行的壓力,產銷情況并不樂觀,但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卻相對較為亮眼。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開局良好。開年首月,廠家銷量已然高達9萬臺;隨后的2月份,因多種因素回落到5萬臺;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再次沖上11萬臺;此后兩個月,受益于補貼新政實施,相關汽車銷量達到了9萬臺;6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再次沖高達到13.4萬臺,又在7月回落到正常區間。
就整體情況而言,2019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是70.1萬輛和69.9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9.1%和40.9%。在這一數據的支撐下,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世界占比份額持續提升到52%,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縱觀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趨勢較為明朗,整體處于高位波動,走勢要好于傳統車型。這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車地位正在穩步上升,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在提高。預計隨著消費旺季的來臨,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出現新的高峰。
與此同時,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從大河車展組委會獲悉,即將啟幕的秋季大河國際車展匯集了1000余款車型,其中新能源車型更是重頭戲。包括比亞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等品牌均會亮相本次車展,不少新能源車型更是首次亮相中部地區。這對于消費者而言將十分具有吸引力。
造車新勢力兇猛
消費者選擇日趨多元化
事實上,國內新能源車市持續向好,與勢頭正猛的造車新勢力不無關系。
據了解,近年來新勢力車企正逐步成為國內汽車市場的重要參與力。僅在2019年,新勢力車企的銷量占純電動市場份額約9%,其中蔚來、威馬、小鵬、合眾、國能、速達、零跑等汽車品牌逐步進入量產周期,6~7月新勢力的國能、速達、零跑等新企業開始試水量產。
9月1日,威馬董事長兼CEO沈暉發布一封員工內部信,宣布其本人即日起兼任銷售公司總經理,并對銷售公司及戰略規劃中心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公司負責人親自掛帥銷售公司,折射出了威馬的決心和目標。與此同時,蔚來與前途也在年內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購車及售后的優惠政策,造車新勢力們正頻頻發力,力爭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老牌汽車廠商也不甘示弱。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A級新能源車正在成為銷量主力,其中北汽EU系列表現較好,為行業銷量增長做出了不少貢獻,長安的逸動電動車表現優異,也是增量的重點。此外,比亞迪的元EV、歐拉R1、帕薩特等新品也是7月新能源銷量的主力。 具體來看,國內大型車企集團的產品上市后表現較為強勁,比亞迪、北汽、上汽、長城、吉利、江淮等集團的優勢產品正在凸顯,這給一些小型企業造成了較大壓力。 車企之間競爭升級,消費者或收獲最大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造車新勢力也將悉數亮相此次秋季大河車展。
合資車商承壓,
逆勢更應搶抓機遇
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光環效應并不能掩蓋車市整體乏力的表現,而在國產品牌、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幾種車企之間,承壓最大的顯然是合資車企,其中庫存壓力或最為詬病。

此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自主品牌庫存系數為2.15,合資品牌庫存系數為2.23,高端豪華和進口品牌庫存系數為1.88。相關行業人士解釋稱,庫存系數在0.8~1.2之間,反映庫存處在合理范圍;庫存系數> 1.5,反映庫存達到警戒水平;庫存系數>2.5,反映庫存過高,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因此庫存系數越高,則意味著新車需要更多的自然月進行消化。
與此同時,合資車企還面臨來自豪華品牌車企與自主品牌車企的雙重夾擊。其中前者不斷價格讓利,后者則持續進行產品優化,這也導致合資車企的市場空間開始受到蠶食。
此外,母公司的全球戰略問題,也讓合資車企在應對市場層面較為被動。如廣汽謳歌,在北美銷量長期位居豪華品牌前列,但在國內市場卻表現平平,這或與其母公司不重視國內市場有較大關系。
因此,上述人士亦指出,在市場行情較為不明朗的情況下,汽車廠商更應該進行精準投放,將有限的資金用到最為合適的地方。他還提到,車企們應該搶抓金九銀十這樣的黃金消費節點,并利用好像大河國際車展這種超級IP,為年終沖刺做好準備。
責編: 丁新湍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