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所有抱怨(電動車)續航里程的人,其實自己從來沒有真正開過電動車”。這是一位新造車企業的創始人在接受汽車之家編輯采訪時的一句感慨。在他看來,有些人對電動車一味否定的態度并不真實客觀,雖然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施和續航里程的確有所不足,但對于車主來說,也許他會覺得開電動車是個“不方便”的事兒,但絕對不是“不能”的事兒。
一直以來,圍繞新能源汽車這個“新鮮事物”的質疑始終存在,但也許事實與你設想的并不相符。那么到底真實的用戶心聲是什么呢?為了認清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趨勢,汽車之家在60天內收集了超20萬個有效樣本,形成《汽車之家新能源汽車消費洞察藍皮書》,獲得了很多真實、有料、有趣的用戶數據。而在這些寶貴的數據中,既有“用戶拒絕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充電不便和續航里程短”等我們可以預見的事實,也有很多冷門知識——顛覆你對新能源汽車的既有判斷、彌補一些你之前忽略的知識點~~本文則先列舉其中幾個小知識點,檢驗一下你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程度~~
冷知識一:六線城市消費者其實更愛新能源汽車?
受限牌、限購、補貼利好等現實購車因素的影響,國內很多一線城市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因素,仍遠大于對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認可的“市場”因素。因此在當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和保有量上,一線城市十分領先——根據汽車之家大數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現有用戶在一線城市的占比高達37.8%,遠超二線城市的12.5%。相比來看,燃油汽車現有用戶則在各級別城市分布較為均勻。而在增換購意向上,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燃油汽車,二線城市都將迎來用戶的增換購需求的高峰,汽車市場的購買潛力仍然較為可期。
冷知識二:買新能源車的用戶90后居多?錯!
當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90后消費人群逐漸成為新晉購車主力,而他們恰巧又與汽車電動化、共享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時機相遇,更多的人會將90后消費者與新能源汽車聯系在一起。
冷知識三:買完新能源車就后悔?事實恰恰相反根據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2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78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54%,新能源貨車25.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11.49%。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很多“新能源車主調查”接踵而來,“你買新能源汽車后悔了嗎”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但事實上,每個新能源車主對新能源汽車的適應性、充電環境、用車場景不一,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這個時候,基于真實用戶心理和行為的大數據會給你更加直觀的答案。
冷知識四:用戶一般會在電量剩余多少的時候去充電?
很少有人去調查新能源汽車用戶到底在電量剩余多少的時候去充電,但這個極少人了解的“冷知識”卻有大用處:包括車企在為產品制定續航策略時,是否要考慮到用戶對“剩余電量”的敏感;還包括一些充電設施運營商,究竟要在多遠的距離之間建樁,防止用戶出現充電焦慮的狀態?
根據汽車之家調研結果顯示,新能源汽車用戶一般會在電量剩余30%以下的時候進行充電,而有家用充電樁和單位停車場的用戶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會隨時充。而在充電次數上,對于每天開車的用戶來說,每周充1-2次的用戶占比39.3%,每周充3-5次的用戶占比28.7%,而每天都充的用戶占比31.9%。此外從用戶反饋來看,在限牌城市里,新能源用戶主要依賴于家里固定充電樁,而非限牌城市的新能源用戶還會主要采取家中扯線充電的方式補給電量
全文總結:雖然此篇文章主要是列舉一些新能源汽車的“冷知識”,但在彌補我們對新能源汽車認知的錯誤/空白的同時,我們也能直觀的感受到,新能源汽車在用戶心目中熱度的提升,以及用戶對新能源產品的未來期望。而在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到這些用戶的真實想法后,也能讓新能源車企和上下游企業更加直接有效地對產品和服務“對癥下藥”,不斷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更優、價格更合理、服務更全面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讓新能源汽車在脫離政策和補貼的庇蔭后,依然能夠實現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從大到強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