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59天的孕育,科創板快速成形,即將迎來呱呱墜地的激動人心的時刻。
7月22日9時30分,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首批25家公司中有13家是汽車零部件及相關企業。
“科創板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在通過直接融資獲得外部資金后,公司可以真正大膽投入研發,保證公司持續發展。”天準科技董秘楊聰向記者表示,科創板的定位清晰,為入選企業提供了較高辨識度,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價值。
■上市企業凸顯“科創”
縱觀首批上市公司中的13家汽車零部件及相關企業,身上都打上了“科技、創新”的烙印。
記者通過梳理,大致細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一是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容百科技屬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正極材料、動力電池專業化研發與經營的跨國集團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并于2014年9月重組,旗下包括湖北容百鋰電材料有限公司、貴州容百鋰電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容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容百鋰電貿易有限公司、JS株式會社、韓國EMT株式會社等六家控股子公司,參股韓國TMR株式會社。公司主要客戶有寧德時代、比亞迪、韓國LG等。其創始人同時也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當升科技的創始人,當升科技與容百科技主營業務近似。2018年,容百科技營業收入30.4億元,同比增長62%;凈利潤2.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75%。
杭可科技是鋰電池制造成套裝備研發、制造、服務企業。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76%;凈利潤為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
另一家企業嘉元科技是國內位居前列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銅箔供應商。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鋰電池銅箔市場迎來爆發性增長,其產量位居國內行業前三位,2018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約為17%,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等。2018年公司營收為11.5億元,同比增長103.68%;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107.1%。
此外,安集科技是汽車用微電子相關材料的研發企業;西部超導主研汽車和發動機應用的新材料及其配套精加工設備;方邦股份是汽車用電磁屏蔽膜、導電膠膜、極薄撓性覆銅板及超薄銅箔等材料研發制造企業;鉑力特是汽車制造、汽車電子、新能源動力系統的增材制造商。
二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相關技術企業。其中,虹軟科技是為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智能設備提供一站式視覺人工智能服務的高科技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計算機視覺技術。根據其公布的數據,預計公司2019年至2021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0億元、2.5億元及3.0億元,預計同比增長分別為28%、26%及17%。
其中還有,睿創微納自主研制的紅外成像設備用于汽車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樂鑫科技是國內研制車聯網系統的重要企業之一,同樣是以汽車網聯化技術見長的高科技企業。
三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檢測儀器企業。其中,瀚川智能是長期專注于汽車電子的全球領先企業,在該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擅長電連接、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的裝配和測試自動化、智能化解決方案;深度掌握插針、成型、連接、線束加工、標識等工藝,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收1.59億元,同比增長48.62%;實現凈利潤808萬元,同比增長124%。
其中還有,天準科技是自主研制精密檢測儀器的高科技企業,其產品是汽車零部件企業和汽車制造的重要工具;華興源創屬新能源汽車電子檢測設備企業。
■破解難題 激勵創新
“科創板設置前五天不設漲跌幅是希望市場充分博弈,快速形成均衡的價格,提高定價效率。”7月19日晚間,上交所副總經理闕波公開表示。
確如其言,上市交易前五日無漲跌幅限制、允許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實行注冊制……明日開市交易的科創板,有一些開創性的“第一次”,彰顯了其與眾不同。
“科創”性質突出,是科創板最大的亮點。首批上市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占比,包括科技人員的數量占比都較高,其中有15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科研獎項。這也再次印證了科創板的定位與指向,即必須是科技創新型企業,且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
觀念之新,引人關注。科創板首次允許未盈利的公司上市,使部分有成長潛力的公司受益。鉑力特就是其中之一。根據其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38.15%;但凈利潤為虧損233.29萬元,同比下降514%。其解釋是由于企業搬遷、研發支出增加、運營成本增加等因素所致。但由于其業務在不斷擴大,成長性良好,有望迎來新的增長。
“天下武功,惟快不破。”科創板突出的“快”字,為眾所矚目。一般而言,從提交招股書開始,美股審核時間約為6個月,港股約為8個月至9個月,國內A股排隊時間有時要以年計算,而科創板審核時間一般不超過3個月。同時,科創板從去年11月5日宣布推出,到首批企業上市交易只用了8個月多一點的時間。
據上交所測算,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平均市盈率52倍,比主板高出很多,在解決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資金難題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一款新產品從研發到量產,至少需要24個月,投入較大,獲得信貸支持的難度也很大。”多家瞄準科創板的汽車企業人士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科創板有望為企業破解資金不足等難題。
“科創板設立的目的,就是要充分釋放中國企業科技創新潛能,把這種潛能與資金結合起來,從而讓國家的創新再上新臺階。所以,無論怎樣都要確保科創板成功。”7月19日晚,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科創板開市交易發表談話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