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落地,補貼退坡力度進一步加大。北京青年報記者對這些車企的應對政策進行了梳理,發現不少車企仍保留了補貼力度,或設置了過渡期間的優惠政策。
3月26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新能源乘用車、客車、貨車的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做了新的規定。
部分車企仍延續以往補貼政策:在該政策一經落地,各新能源汽車企業對漲不漲價、怎么漲這個問題做出了不一樣的應對。在購買廣汽旗下GE3 530和GS4 PHEV車型時,仍可以享受9.07萬元和3.3萬元的補貼;比亞迪方面也推出了相應的補貼政策,旗下的唐DM、宋DM、宋EV500等幾款熱銷車型,在6月25日之前享受全部2018年的補貼政策;蔚來方面也有動作,傳出消息稱3月31日前,購買現車或支付完成后按去年政策共享受5.85萬元的優惠,在4月1日到6月25日之間,按過渡期標準享受4.05萬元的補貼。
補貼退坡不會對市場造成過多影響:對于此次新政,廣汽新能源表示,補貼退坡雖然短期對行業造成了一定沖擊,但是長期來看會加速市場格局的形成,讓有實力的企業有更好的市場環境。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逐漸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以及特斯拉國產化的到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仍面臨大變局。作者認為中國新能源市場不斷擴大,補貼退坡其實不會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產生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