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能源汽車網獲悉,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Toyota)最近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243萬輛混合動力車。聲明中提到,混合系統的功能問題將傳統的汽油發動機與另一個電動馬達結合,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率上升。
汽車的安全已成為一個全民關注的話題,召回事件也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不算什么稀奇事。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作為全球有名的汽車制造商,又是插電混動鼻祖的豐田混動汽車近期連續發生召回事件,這不禁讓業內懷疑,插電混動要涼了嗎?
豐田連續召回超346萬輛混動車型
當召回成為日常,但是,大規模的召回確實少見,當大家還在為上汽通用的300多萬召回感到擔憂的時候,就在10月5日,TOYOTA豐田汽車對外宣布,將在全球召回243萬輛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其中涉及到日本市場的125萬輛,北美的83萬輛以及歐洲銷售的29萬輛汽車。此外,中國、非洲、大洋洲和其他地區銷售的車輛也受到影響。
豐田在一份聲明中提到了混合系統的功能問題,它將傳統的汽油發動機與另一個電動馬達結合在一起,這可能會導致事故。
事實上,豐田汽車的召回事件已經不是第一回,近幾年來,豐田汽車偶有發生的召回事件已經成為新的“豐田危機”!早在今年9月5日,豐田就宣布將在日本、北美、歐洲和其他地區召回大約103萬輛汽車,包括油電混合動力(gasoline-hybrid)車型普銳斯(Prius),原因是發動機線束存在著火的風險。在日本交通部門發布國內召回公告后,豐田表示這些汽車連接混動電力控制單元的線束可能在連接點與覆蓋層接觸。
豐田稱,如果線束或覆蓋層積聚灰塵,由于汽車的震動,線束的絕緣層可能隨著時間老化。這可能引起短路而發熱,引發著火的風險。豐田汽車發言人還表示,這個問題在日本造成一起短路,并導致汽車冒煙。這個問題影響到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間在日本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以及在日本、歐洲、澳洲和其他國家出售的C-HR緊湊型SUV。豐田汽車發言人稱,大約一半的召回車輛是在日本。在美國,豐田將只召回普銳斯型號,涉及大約19.2萬輛汽車。
這樣一來,豐田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宣布累計召回346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其中涵蓋了美國、日本、歐洲、中國等重要市場。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當下,連續兩次的大規模召回事件,勢必降低豐田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捷豹路虎蓄電池安全存隱患召回
除此之外,近日,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的通知,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決定召回部分蓄電池有安全隱患的車輛,具體如下:
自2018年11月30日起,召回2017年8月29日至2017年10月25日生產的部分2018年款進口新款攬勝運動版插電式混合動力系列汽車,共計1772輛。
對于召回的原因,官方表示,由于供應商制造原因,車輛蓄電池充電器控制模塊的冷卻液隔板無法起到密封作用,冷卻液可能滲入到模塊內部,導致模塊的電子部件損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車輛繼續行駛,外部照明和儀表顯示將無法正常使用,極端情況下12V蓄電池可能因無法繼續充電而逐漸耗盡電量,車輛將失去動力,存在安全隱患。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蓄電池充電器控制模塊,以消除安全隱患。
目前,汽車產業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被大力推崇的新能源汽車以純電技術線路和混動線路為主。連續多家多起混動車型發生的大規模召回事件,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而關于純電和插電到底誰更好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再次被挑起,插電混動線路會涼嗎?比起發展快速的純電技術線路,插電混動復雜在哪里?
插電混動要涼了嗎?
從技術線路上來看,純電和插電都具有動力電池、電機、電控、能量管理系統。但二者也有最大的不同,從電池容量來說,純電的容量比插電更大,動力源上,純電只有電機一個動力源,而混電有發動機、電機多個動力源,動力傳遞的方式也不同。
目前,全球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整體規模并不大,2017年的銷量總計38.42萬臺,而從2010年到2017年底,七年間全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保有量為118萬臺。從市場分布來看,主要在美國、中國、日本、荷蘭、英國和德國,市場集中度比較平均。
美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啟動較早,早期有通用汽車的沃藍達(Volt),隨后其他廠家如福特的C-max、Fusion PHEV,豐田的Prius PHEV和寶馬的插電混合動力(3系、X5)等也開始跟進。美國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規模大約為9萬臺,總體來看,這是幾家車企都在努力發展市場。從市場分布來看,豪華車企做插電式混合動力比較占優勢。中端品牌里,通用、福特和豐田三家對于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定價策略就要矛盾許多,在總數上也只能分到2萬臺左右,從這個層面來看,插電
混動品類在美國的成長空間有限。
再看中國市場,中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主要由比亞迪和上汽兩家推動,雖然與純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和上量相比并不能相提并論,但是在全球范圍來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7.7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為65.2萬輛,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則與純電動汽車形成鮮明對比。據OFweek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插電混動乘用車的銷量為11.1萬輛。
從技術和成本上來說,插電混合動力車型的構造,從混合動力車型或者純電動車型改進。前者主要是以Power Split行星齒輪動力分流技術體系下發展起來的幾個車型思路,最大的先發優勢是豐田在這個體系下積累了足夠多的混動汽車銷量,使得其可以在其他各個車系上慢慢普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犧牲部分后備箱空間和成本增加以后,豐田可以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系的綜合成本上領先其他車企。但日本插電混動市場規模目前存量也僅10萬臺。
當前豐田卡羅拉、雷凌和凱美瑞等雙擎車型,在國內市場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顯然,混合動力技術已經成為豐田中國在中國市場發展新能源的重要支撐。然而,召回事件連續發生后,豐田混動的發展必定受到一定影響。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目前在全球短期內達不到40萬輛的規模,對比發展勢頭強勁的純電動汽車,技術線路更加復雜的插電混動線路會不會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我們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