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國內媒體報道稱,豐田汽車主要供應商電裝預計,其汽車制造商客戶將調低產量計劃,因此該公司也將其本財年的營業利潤預期下調了14%。
這家專門生產汽車空調、動力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的企業將其截至明年3月31日的年度營業利潤預期從5,600億日元下調至4,800億日元(約36.1億美元)。最初,電裝預計車企的產量將比此前的計劃低5%,但是在上海的疫情封鎖后,今年4月至6月間汽車制造商的產量比原計劃低了22%。電裝高管Yasushi Matsui表示,該公司已經調整了對汽車產量的估計,認為從第二財季起,每個財季的汽車產量降幅將達到10%。
受車企減產以及商品和物流成本上升的影響,電裝第一財季(今年4至6月)的利潤下滑了41%。Refinitiv的數據顯示,第一財季電裝的營業利潤為636億日元,低于10位分析師平均預期的808億日元。Matsui 表示,他認為物流成本可能繼續呈上升趨勢。他還表示,由于集裝箱的短缺,高額的航運費用將對該公司產生極大影響。但是他也觀察到了好的一面,他指出,材料成本上升的趨勢正在緩解,而且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也較為平穩。
已經持續兩年的芯片短缺和供應中斷局面迫使包括豐田在內的車企多次削減產量。豐田在7月28日表示,今年4月至6月的產量比其最初的計劃少了約10%。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來,消費者對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有所回落,導致芯片供應情況迎來了緩解,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這是一個利好的消息。豐田表示,今年8月份開始,該公司對其業務將采取更為樂觀的態度。電裝公司首席技術官Yoshifumi Kato在上個月表示,他預計到2025年,市場對汽車芯片的需求將比2020年高出約三分之一,因為無論是燃油汽車、電動汽車還是自動駕駛技術,都在越來越多地依賴芯片。(消息來源:蓋世汽車;編譯/汽車之家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