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在接受CNBC節目《Street Signs》采訪時表示,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崛起將意味著原油需求的驟降,油價將跌至每桶25美元,產油國將不再擁有今天這樣的政治或金融資本。
他表示:“原油需求將于2020至2021年見頂,然后在10年內將下降1億桶,至7000萬桶。這意味著新的平衡價將是每桶25美元。如果你生產原油,而且在25美元價位上無法與他人競爭,那么你基本上持有的是擱淺資產。”
“在25美元這一價位,意味著深水、油砂、頁巖油、油田,大部分都將是擱淺資產,與這些昂貴的石油相關聯的所有煉油廠和管道也將擱淺。這將重塑全球原油和地緣政治格局。”
他表示,未來人們不會停止駕駛,只不過駕駛的將是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后者將成為共享經濟的一個更大部分。而且這些電動汽車的購買和運行成本都將大大降低。
“自動駕駛汽車被批準的那一天,叫車服務、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等加在一起,意味著那時的駕駛成本將比今天便宜十倍。”
塞巴的這一預測并不新鮮,盡管其他人認為向自動駕駛汽車的過渡將需要更長時間,而且不會這么戲劇化。
中國和印度正加快發展電動汽車。中國希望到2025年讓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車占到汽車總銷量的20%;印度則計劃到2032年實現所有汽車電動化。
而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與英國石油(BP)在最近的報告中則表示,預計到2035年電動汽車將僅占到全球汽車總數量的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