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傳統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推出了不少全新的純電動車,不過SUV的占比相對更大,即便有轎車,售價大多也在20萬元以下。然而從2020年開始,傳統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在純電動轎車上都有新的動作,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便是比亞迪漢EV和小鵬P7。
小鵬P7是造車新勢力的產品,盡管小鵬汽車造車經驗不多,沒有成熟的供應鏈保證,但是他們的產品更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沒有大眾眼中的優勢,反而可能成為他們最大的幸運,因為電動、源于電動。所以電動的更加純粹。
比亞迪漢,是傳統車企的產品,因為比亞迪本來就是做汽油車的,現在做了純電動車,很多人就不考慮了。改變電動汽車研發走向的是特斯拉,不是大眾、豐田、寶馬,能夠改變產品的發展方向的,從來都是跨界者,因為他們沒有員工束縛、技術束縛、設備束縛、業績束縛甚至銷售網絡束縛。
那么,作為進一步的向上突破,二者誰更有戲呢?
一、造型皆前衛,豪華感PK科技感?
如果單從外觀設計角度看,二者似乎很難分出勝負。
畢竟比亞迪漢EV開創性地采用了比亞迪e-SEED概念車的設計元素,官方稱這套家族式設計為“EV Dragon Face”,呈現了不少的新意。
小鵬P7則頗具未來感,“瞇瞇眼”前大燈銜接鍍鉻飾條,尾部則采用了與漢EV相似的貫穿式尾燈??吹贸?,二者的設計都有一定的突破性,而且都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在當下均顯得頗為前衛。
有意思的是,小鵬P7的風阻系數為0.236,漢EV則為0.233,這二者也是風阻系數最低國產車型中的前兩名。
至于“內在美”,漢EV似乎呈現了不少的誠意,雖然其采用了家族式的可旋轉12.8英寸大屏,但內飾融入了些許“故宮建筑群”的元素,副駕前方也加入了“龍鱗”氛圍燈,已與比亞迪現款車型進行了較為明顯的區別化。
至于小鵬P7,貫穿式雙屏的設計雖然同樣是全新的設計,也跟上了潮流,但內飾整體的氛圍塑造似乎弱了些,看上去頗為簡潔,不過“特斯拉控”應該會喜歡。
因此整體而言,漢EV和小鵬P7似乎分別代表著傳統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向上發展的設計理念。前者傾向于在傳統豪華車設計路線上進行創新,后者則走上了更為大膽的新勢力科技路線??吹贸?,二者的顏值似乎難分上下,那么其它方面呢?
二、P7續航占優勢,但漢EV有刀片電池
P7是小鵬品牌向高端的嘗試,漢EV同樣也是比亞迪最新的旗艦轎車,毋庸置疑,二者勢必會用上各自最領先的技術。具體來看,漢EV的尺寸實現了對P7的全面壓制,但軸距落后了78mm,后排空間或許會遜色一些
而在加速實力上,全驅版漢EV領先P7,成功進入了3s俱樂部,兩驅版則有所不及。值得注意的是,小鵬P7的兩驅版采用的是后驅布局,漢EV則是前驅布局,似乎意味著前者在操控性上有更大的潛力。
據了解,P7后驅超長續航版搭載的是80.87kWh的三元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170Wh/kg,新車的百公里耗電量也僅為12.5kWh/100km,科技含量的提升或許也是P7續航能力能夠突破的“秘訣”。
相比而言,漢EV 550/605km的續航似乎有些不夠看,但它采用的是應用 “刀片”技術的全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
對比目前常用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往往較低,但循環壽命更占優勢,也就是相對更為“耐用”。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磷酸鐵鋰電池在能量密度上的劣勢,已經達到了與三元鋰離子電池相近的140Wh/kg。具體體現在日常使用上,小鵬P7續航能力更強不錯,但車輛使用多年后,續航里程或許會逐漸衰減,而漢EV的續航里程可能就會更為“堅挺”一些。
總結:對比小鵬P7,比亞迪漢EV的價格優勢,品牌優勢可以使得這款轎車占有一定的市場。當不到30萬元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來臨,國內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也真正感受到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