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留在中國。”上周五(3月6日),標致雪鐵龍(PSA)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Carlos Tavares),在談到PSA與FCA合并后的計劃時,特別提到了中國。
這不是來自PSA的第一次回應,也不是來自中國乃至全球的第一次質疑:PSA在中國市場還能堅持多久?
最近的一次熱議或許源自公司2019年財報的發(fā)布。數據顯示,2019年PSA總營收達到747.3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899.79億元),同比增長1%。其中,汽車業(yè)務的營收為589.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653.3億元),同比增長0.7%;調整后利潤為50.3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97.66億元),同比增長12.8%。
單從數據來看,2019年對于PSA來說,無疑是盈利的一年。營收,尤其是利潤,集團都實現(xiàn)了不小的增長幅度。但同時,無法回避的事實是,2019年,無疑也是PSA市場份額下降的一年。
這一年,集團累計銷量為347.91萬輛,同比下滑10.3%。而其中,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的累計銷量為11.7萬輛,同比劇跌55.4%,成為業(yè)績下滑最大的市場。
這也已經不是PSA在中國市場遇冷的第一年了。2018年,PSA在中國的銷量就已經遭遇34.2%的下滑,至26.26萬輛。而那時,其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已經連續(xù)下滑4年了。
2019年底,PSA宣布正在尋找中國買家出售長安標致雪鐵龍50%的股權,而長安汽車也表示,已在重慶聯(lián)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另外50%的股權。由此,經過連年的入不敷出,長安PSA將正式退出中國。而PSA在中國的一只手也就此被砍掉了。
所以,唐唯實這句“我們要留在中國”的表態(tài)并沒有說完,“需要找到一個成功的方案”,才是重點。
但想快速找到成功的方案,把到中國消費者的命脈,又談何容易。近期從PSA的各項舉動中看出,其正在加速對產品以及品牌的布局與轉變。
加速產品電動化轉型
這幾乎成為了各個車企心照不宣的“套路”,似乎當銷量或利潤出現(xiàn)了無法挽回的下滑時,便開啟了向電氣化轉型的道路。
PSA自然也不例外。2019年上半年,PSA對外宣布了其未來幾年的電動化戰(zhàn)略。
首先,為節(jié)約研發(fā)成本,優(yōu)化工業(yè)和生產流程,PSA將縮減集中其現(xiàn)有的平臺數量,最終只保留EMP2和CMP兩個多能源平臺。據介紹,這兩個平臺可打造包括燃油、純電動及混合動力車型。換句話說,未來PSA電氣化轉型的所有產品和衍生平臺均基于這兩個平臺。
根據計劃,至2021年,PSA將推出1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7款純電動車型和8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而到2025年,PSA表示,其旗下所有產品將全面實現(xiàn)電動化。同時,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一直使用LG化學和寧德時代產品的PSA,也宣布將會自己組裝動力電池。
伴隨著這份電氣化戰(zhàn)略的推出,2020年也成為了PSA在中國市場的重要節(jié)點。
2019年廣東車展上,PSA攜帶著CMP和eCMP平臺亮相,宣布這兩個平臺將正式在中國推出,同時也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型——東風標致e-2008。
盡管在產品方面,PSA的誠意與用心并不算小,比如,車型提供了包括具有運動感的GT和GT Line等多種版本供消費者選擇,內飾方面選用了全新打造的3D i-Cockpit沉浸式座艙,同時提供全新智聯(lián)服務,用戶可遠程空調控制及車輛解鎖等功能。
但作為一款續(xù)航里程為430km的產品,e-2008顯得有些姍姍來遲。畢竟,新能源汽車的這股大風,在中國的土地上至少已經刮過10個年頭了。而如今,趕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的第一年,PSA推出了首款電動產品,對于急求突破的標致雪鐵龍而言,實則不是一個好的時機。
除了東風標致e-2008之外,今年上半年,包括全新標致508L插混版及標致4008插混版等5款新能源車型也計劃陸續(xù)上市。
多維度轉型
事實上,PSA的轉型戰(zhàn)略在其高層的任用之上也可見一斑。
首先,仍舊是電動化轉型。1月17日,PSA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自2020年1月15日起,易博豐將負責研究多品牌間的潛在協(xié)同,包括客戶及全球不同區(qū)域視角的品牌定位以及戰(zhàn)略協(xié)同,他也將直接向唐唯實匯報工作。
現(xiàn)任DS品牌全球副首席執(zhí)行官Béatrice Foucher接替易博豐,正式擔任DS品牌全球CEO,并進入PSA集團全球執(zhí)委會。而有趣的是,對于這樣一位全新上任的全球CEO,PSA并未進行長篇大論的介紹,只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Béatrice Foucher在產品及車輛電氣化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產品組合的國際化領域。
隨后,在PSA的官網上,我們找到了一些更加詳細的信息。
Béatrice Foucher于1989年進入雷諾集團,擔任質量工程師。經過十年的客戶營銷和產品開發(fā),她進入了集團的領導層,并于2012年加入電動汽車事業(yè)部。隨后,2019年,她進入PSA集團,擔任人才管理高級副總裁,并于10月開始擔任DS汽車全球副總裁。
顯而易見的是,幫助Béatrice Foucher一路高升,坐上DS品牌首席執(zhí)行官之位的,是其在電動汽車方面近10年的工作經驗。
事實上,如果說雪鐵龍和標致,在中國還能勉強掙扎一番,那么DS早在幾年前可能就已經無力反抗了。尤其在長安汽車掛牌出售標致雪鐵龍50%的股權之后,DS品牌該何去何從就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但是,倔強的PSA卻還是堅定地表示,DS品牌不會退出中國,并將長期致力于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據了解,自2019年起,DS旗下所有新車型均將提供電動化版本。
而從市場表現(xiàn)最低迷的品牌開始入手,就如同補齊水桶上最短的一塊木板,如果DS的電動化轉型能夠成功,那么PSA的市場表現(xiàn)也將更上一個臺階。
除此之外,在1月份的高層變動上,原雪鐵龍品牌全球CEO林捷聲也將負責多品牌間的品牌差異化工作,且向唐唯實匯報工作,而Vincent Cobee將接替林捷聲,出任雪鐵龍全球CEO。據介紹,Vincent Cobee在國際運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由此可見,雖然這輪人事變動與PSA和FCA的合并不無關系,但從中也可以看到,對于今后的發(fā)展,除電動化推進以外,PSA更多也會將目光放在對品牌的全球化推廣之上。
除此之外,在銷量下滑的同時,營收與利潤仍然能保持正向增長,除了在成本方面的節(jié)約之外,不得不提到的是,近年來,PSA在后市場方面的收益正日漸擴大。
財報顯示,PSA此前收購了專注于汽車后市場維修的公司EuroRepar,并在全球26個國家,開設超過了5000家門店,2019年營收實現(xiàn)同比增長23%的成績。
顯然,PSA也想將這樣的野心帶入中國。近年來,收購上海建鑫,入股山東優(yōu)配車聯(lián)等舉動,都顯示出了PSA對于中國汽車售后維修領域的關注與搶占。
不過,在中國這種龐雜的后市場環(huán)境下,與街邊零散的夫妻店相比,以主機廠身份進入原本就略顯吃虧。而且,即使是主機廠,PSA也不是目前唯一一家布局這塊市場的公司。上汽的車享、上汽通用的車工坊、甚至是福特的“Quick Lane”快修服務,都已經在后市場領域活躍了起來。
因此,如果單純想通過副業(yè)來維持企業(yè)的營收利潤,總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有利好因素,PSA是有機會的
盡管眼下,PSA在中國市場顯得有些步履維艱,但還是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以PSA的實力基礎與產品計劃,好起來只是時間問題。
據一位了解PSA的知情者表示,PSA方面是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我曾經和他們交流,看到過它們未來的產品,不光是電動車,未來很多新車都會在中國市場投放。”據他透露,PSA今年將會在中國推出一款全新的車型,電動版本和汽油版本都會有,同時現(xiàn)有的車型還會推出混合動力版,都是圍繞新能源的。
而之所以看好PSA,除了產品的積極布局之外,他認為PSA也在很多方面進行著探索。比如,在銷售網絡方面進行整合。
這個整合來自于去年9月,神龍汽車啟動的“元”計劃當中。所謂“元”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復興標致雪鐵龍的計劃,主要包含產品中國化、營銷更精準和運營更高效。如果說上述對于產品的布局可以理解為產品中國化中,那么合并東風標致與東風雪鐵龍的銷售渠道,便是營銷更精準的體現(xiàn)。
公司計劃建設雙品牌協(xié)作4S店,即一家店內同時出售標致和雪鐵龍產品,并提供售后服務。而按照計劃,2019年,全國應建設60家這樣的“混合4S店”。
對此,該人士認為,通過這樣營銷和傳播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用戶觸點,同時將來也能夠滿足車主的維修和保養(yǎng)需求。
“近些年來,法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滑落和大趨勢有關,也和客戶的心態(tài)有關系。”談到PSA在中國市場連連敗退的原因,這位知情人表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產品在減少。“以前很多(不太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都被停產了,這些(不再出售的)產品也造成了銷量的減少。”他認為如今的陣痛更像是一次脫胎換骨,必須要把一些不適合的產品去掉或更新?lián)Q代,“這是必須要經歷的鳳凰涅槃”。
而對于以后,該人士明顯持樂觀態(tài)度。“PSA在歐洲乃至全球發(fā)展得都很好,從產品的導入和公司的效益來看,是位于全球前列的,這對于一個公司的發(fā)展是有幫助的。”除了“豐厚的家底”之外,他還認為,與FCA的合作也將使雙方進行資源共享,對兩個公司都有好處。
“中國的市場是巨大的,東風和PSA都不會放棄中國市場,這一段時間都在找一個合適的方案,而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利好的因素都能出現(xiàn)的話,PSA還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