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全球出行大會在浙江德清隆重舉行,本屆大會匯聚了國家部委領導、整車車企高層以及互聯網企業高層等眾多行業大咖,他們對未來出行行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讓我們看看他們都說了些什么。
交通運輸部服務司司長徐亞華
推動車輛技術創新 優化車輛出行管理
1、公眾出行服務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一是出行服務能力的提升,一票難求的情況終于得到了根本的改變,早晚高峰擠不上車的情況基本消除;二是出行服務結構持續優化,在城際出行領域高鐵和民航的發展引人注目,逐步從公路轉向高鐵和民航;三是出行服務供給多元,網約車及共享單車等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靈活、快捷的個性化出行服務;四是出行服務品質有明顯提升,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推進。
2、建設交通強國為出行服務明確了戰略方向。
一是打造立體化跨區域的出行服務系統,重點發展以高鐵航空為主體的大容量、高效率的區級快速服務;二是著力打造通勤化的城市群出行服務系統; 三是打造便捷化的城市出行服務系統,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改善低速交通體系,引導綠色出行;四是打造均等化城鄉出行服務系統,推進公交化改造,鼓勵發展預約、定制等個性化的客運服務,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五是著力打造一體化的旅客聯程服務系統。
3、城市交通擁堵亟待綜合治理。
一是要統籌快速出行系統的建設,優化交通網絡布局; 二是要將城市公交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切實改善公眾的出行體驗; 三是要加快低速出行系統,保障步行和自行車的路權,提高出行和自行車的出行比例; 四是要加強需求管理,綜合采用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引導小汽車合理使用,推動應用大數據實現城市交通的精準治理; 五是要加強小汽車的停放管理。
4、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面臨新課題。
一是要大力推動車輛的技術創新,攻克電池使用壽命,安全性,可靠性的問題;二是要因地制宜推廣應用;三是努力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處長吳衛
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1、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
一是推動電動化、智能化變革的主要推動力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二是從產業鏈和價值鏈來看,汽車產業的變革可能重點反映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動力系統制造的轉型;其次是從操控系統;最后是信息系統實時互通或者說廣泛的交互。
2、目前國家發改委在加強統籌謀劃和戰略引導上所開展的工作。
首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第二方面,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第三方面,加強平臺的支撐和制度環境的完善;第四方面,先行先試的實驗和經驗的積累。
3、變革不是空中樓閣,要有科技的引領和產業的支撐,同時,變化不會一蹴而就,不僅僅是簡單的行業分工和行業的一些重構,其實還有很深刻的融合和跨界的整合。最后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實際。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出行理事會聯席主席能源轉型委員會(ETC)主席Lord Adair Turner
電動化沒有辦法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1、電動化沒有辦法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電動化甚至是會讓整個交通系統更加的擁堵,因為它今后會更加廉價,購買和使用成本降低,大家會更愿意使用私家車出行,從而導致交通更加擁堵。
2、燃油車系統將成為歷史,因為消費者也會意識到他們所買的東西,并沒有給他們帶來非常好的體驗。
3、共享汽車和自動駕駛系統,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停車空間的問題。但是在馬路上它還是沒有辦法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所以在整個公共交通的電動化過程中,怎樣讓整個系統進一步進行革新需要我們思考。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歐了出行董事長張文輝
以網約車為入口 構建智能生態環境
1、未來出行市場不管是從中國視角還是從美國整體看,都有大幅度增長的趨勢,根據普華永道的預測,2030年中美歐三地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4萬億,相比2014年增長16倍。
2、在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下,汽車行業的價值將正由過去的以車輛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汽車產業格局將以產品+技術為中心向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升級,由產業鏈的升級向產業圈的升級去演變。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
發展電動汽車不是簡單的電動化
1、對于未來發展方向以及未來的前景如何需要辯證來看,第一方面,要堅定戰略自信,保持戰略定力,自信和定力不是無稽之談,來源于我們對方向的把握和判斷。另一方面,必須正視新能源汽車發展到現在的矛盾和問題。
2、汽車行業本身現在碰到的困難是存量競爭、淘汰賽階段。2000年 “互聯網企業寒冬”過后死掉了一大批企業,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真正贏得了蓬勃,今天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如此。
3、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
4、新能源汽車的供給側改革,除了傳統內容,還需要新維度,要進行新的突破。
全球供應鏈+本地數據服務將為中國汽車行業提供更多可能性
1、在將來自動駕駛驅動的未來出行領域,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會出現自動駕駛的數據運營服務商,這是從技術變革角度來講顯而易見的一件事情。
2、未來出行領域里邊在本地數據運營服務這件事情上是分割的,可能不是全球一體的。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判斷,如果從這個判斷角度出發去看中國的企業,不管是汽車企業,還是科技企業,在將來整個未來出行的產業格局里邊,我們到底是有更多的機會,還是有更多的挑戰?在我來看是更多的機會。
3、將來的汽車產業變局里面兩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汽車的供應鏈和全球的供應鏈。雖然中國的品牌還在發展過程中,但是中國汽車整個供應鏈體系毫不夸張地說,已經是全球第一了,即使有一些企業還是外資的企業,但已經是在中國生產。另外一個就是,中國圍繞自動駕駛技術的儲備。汽車產業在未來出行里、全球供應鏈+本地數據服務的機會中,應該要和中國的科技行業、科技企業緊密結合,從而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期去獲得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T3出行公司CEO崔大勇
車聯網將徹底重構移動出行產業
1、車聯網的迅猛發展,它是成為我們萬物互聯時代或者說智能駕駛時代的一個過渡產物,我預計,明年開始,我們車聯網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到2025年滲透率會達到80%。
2、車聯網技術就是融合了車聯網技術的車輛,這樣才能夠真正打通人、車、路三大數據的整合,同時整合到唯一的平臺上。
3、未來是一個移動的計算中心,它會變成在互聯網時代萬物互聯的時期,一個跟世界隨時聯通的移動節點,這是未來的場景。
騰訊公司副總裁鐘翔平
1、隨著用戶需求的變化,推動著車企的服務方式在進行轉變,車企的數字化需求也從汽車云、智能網聯、售后4S等等單點需求延伸到了生產制造、銷售后的管理、用戶服務等全流程。
2、整個出行領域的數字化升級從局部走向了全局,在自主出行領域,一個新的智能網聯生態系統已經形成,由整車制造和銷售企業為中心,延伸到了包括車聯網生態服務方、包括硬件的Tier 1廠商等。在共享出行領域,出行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平臺、平臺運營方等協作模式也正在形成。
滴滴出行副總裁、汽車創新中心總經理劉海江
1、未來的共享智能汽車,首先是以提升安全為優先設計原則,以車輛的智能化優化主動安全和運營安全水平。
2、共享化、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融合發展是未來汽車產業鏈和交通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3、以“里程成本”為目標來優化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結構和設計理念,從而達到效率的提升。
華為公司ICT解決方案總裁蔣旺成
1、智慧出行的核心一個是“安全”,一個是“效率”,在保障安全和效率的基礎上降低成本,那就是無人駕駛。
2、很多還處在前沿探索狀態的東西,一定要結合一些案例往前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吳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