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榮威ERX5純電動SUV在國網山東青島充電場充電中 攝影/電池網 于清教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新能源車,原因有兩點,一是國家政策鼓勵購買,在價格上有一定的優惠;另一點是受大環境的影響,使用新能源車能降低環境污染,符合綠色出行的時代理念。
燃油車不加油寸步難行,新能源汽車不充電也只是個擺設。《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從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了解到,截至2019年8月底,充電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45.6萬臺;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采樣約93.8萬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隨車配建充電設施31.3萬臺。累計來看,截至2019年8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108萬臺,同比增長67.8%。
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用來滿足銷售日漸增加的新能源車。
購車補貼轉向設施建設
“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主要還是得利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新能源生產廠家的大力投入。只有新能源汽車整體質量提高,消費者才更放心購買新能源車。”威馬汽車相關人員向記者介紹。
雖然2019年國家對新能源車補貼標準退坡了50%以上(公交車和燃料電池車除外),但并不意味著地方政府就不再支持新能源車了,而是把這資金補貼在了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上。
今年3月,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確定3月26日至6月25日為補貼過渡期,過渡期后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隨后,北京、上海、海南、廣西、浙江、天津等地陸續頒布充電樁營運補貼政策,明確了補貼轉向的實施細則。
目前全國各地新能源車的保有量都在提高,包括出租車在內的運營的車輛也逐漸增加,需要大量充電樁的支持。地方補貼政策轉向充電樁設施建設的可行性高,運營盈利模式持續增強,這也將帶動整個充電設施產業。
主要省市有關充電樁的建設規劃以及補貼標準
記者統計了5個省、直轄市有關充電樁的建設規劃以及補貼標準,供新能源車業界朋友參考。
北京:《關于2019年擬申請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補助的公用充電樁項目的公示》,擬補助項目覆蓋全市所有區域,清單包括直流樁3118個、交流樁850,共計3968個。
補貼標準:《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政府投資管理的暫行規定》,對于申請不高于項目總投資30%的市政府固定資產補助資金支持。
《2019年度北京市單位內部公用充電設施建設補助資金申報指南》符合要求的單位內部公用充電設施,以充電設施功率為基準給予補助,7kW及以下0.4元/W,7kW以上0.5元/W。
上海:《上海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0年,上海市新能源車輛充電樁規模至少達到21.1萬個。
補貼標準:《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暫行辦法》規定,對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公司投資、且符合扶持條件的充換電設施給予不超過30%的財政資金支持,補貼資金在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安排。
《上海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規定》,2020年前,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執行政府指導價,暫定為每千瓦時不超過1.6元,試行一年,期滿后結合《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暫行辦法》修訂并予以明確。
天津:《加快居民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實施方案》規定,2019年,全市各區確保完成100個小區1000臺公共充電樁建設。
補貼標準:充電服務費按不高于0.4元/千瓦時,對于通過驗收的充電設施,市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給予相應的建設和運營補貼。
廣東:《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將投540億元建充電設施,建成集中式充電站約1490座、分散式充電樁約35萬個。
補貼標準:各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補貼標準,但直流充電樁不高于550元/千瓦、交流充電樁不高于100元/千瓦。
海南:《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2019-2030)》,提出至2030年充電樁累計要達到94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要達到16.6萬個,公共充換電站要達到627座。
補貼標準:(一)對外運營并接入省級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平臺的充電設施,運營階段按充電電量,給予運營度電補貼,暫定補貼期限為5年。補貼標準0.1元/kwh;每個充電樁(站)補貼上限為安裝額定功率為基數,每千瓦補貼不超過200元/年。補貼費用由省、市(縣)各承擔50%。
(二)對省級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平臺投資和運營給予補貼。對2016年至2020年省級平臺設備投資及APP應用平臺等相關研發費用,給予30%財政資金補貼,補貼上限不超過500萬元。對省級平臺運營涉及的公共網絡租賃等公共服務費用,給予財政資金補貼,每年補貼上限不超過100萬元。補貼費用由省級財政承擔。研發費用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要求進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