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電動汽車網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7月,汽車產銷同比降幅繼續收窄,產銷量分別完成180萬輛和180.8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5%和12.1%,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9%和4.3%。
分車型產銷情況看,客車產銷分別完成20.5萬輛和21.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9%和6.9%,繼續呈下跌走勢。
新能源客車方面,根據工信部整車出廠合格證數據,2019年7月,新能源客車生產13063輛,環比大幅增長85%,同比繼續大幅增長269%。與傳統客車行業持續低迷慘淡的態勢相對,新能源客車受補貼政策影響年度產量沖擊了一個小高峰。與新能源乘用車在6月25日補貼過渡期結束、開始實行2019年補貼政策不同,5月8日相關部門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新能源公交車過渡期延期至今年8月7日,過渡期內補貼標準按照2018年標準的0.6倍執行。我們通過上牌量數據不難發現,目前新能源客車主要用途就是公交車,所以新能源客車在7月出現產量高峰不難理解。
新能源客車近兩年產量走勢來看,先抑后揚的整體走勢沒有發生變化,不同點在于今年的起點明顯更高,而且受政策影響,當年第一個產量高峰延遲到7月出現。受政策慣性影響,預計下月將會出現產量回落和再次調整。
生產企業來看,2019年7月,新能源客車生產13063輛,出自40家客車生產企業,與上月相比減少8家企業,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加強。
6月來看,宇通客車是唯一一家產量突破千輛的客車生產企業,7月來看,這種領先還在繼續,破千輛企業共計3家,宇通客車的單月產量三倍于排名第二的中通客車。
Top 15企業產量均超百輛,其余22家新能源客車企業產量僅為兩位數,另有3家客車生產企業7月產量僅為1輛。大部分企業在7月出現產量環比大幅上漲,僅有北汽福田、上海申沃等部分客車生產企業出現環比下降。丹東黃海、東風汽車、廈門金龍、揚州亞星等漲幅較大,挺入Top 10。
2019年1-7月累計來看,宇通客車總產量已超1.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62%。Top 10客車生產企業格局來看,基本保持穩定,與上月相比,成都廣通7月零產量,跌出前十,廈門金旅環比增長448%,挺入前十。
具體車型方面,7月生產新能源客車共計250個型號,其中宇通客車一款型號為ZK6815BEVG3純電動城市客車產量最高。Top 10車型中,全部為純電動產品,其中7款來自宇通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