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02238)旗下的廣汽新能源僅成立兩周年,就給市場帶來了不少驚喜。繼4月份推出了性能超越燃油車的Aion S——國內首款純電綜合續航達510km的車型后,近日廣汽新能源發布“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再次為其新能源汽車版圖“添磚加瓦”。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是由廣汽集團主導,騰訊、華為等多個戰略合作伙伴支持,自主研發的智駕互聯生態系統,涵蓋了“ADiGO自動駕駛系統”與“ADiGO智能物聯系統”兩大功能板塊,是業內第一個智能物聯網系統,據悉未來還將持續引入ADiGO云平臺、ADiGO大數據平臺等子系統。
該系統將率先應用于9月投產的Aion LX車型上,搭載了ADiGO的Aion LX定位為“豪華智能超跑SUV”,是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SUV車型,可實現高速路全自動駕駛,綜合續航里程達650km。
在新能源領域,廣汽新能源算是后起之秀。2017年7月,廣汽集團成立廣汽新能源,邁出了向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一步。相比比亞迪、上汽、北汽等同行,廣汽新能源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
廣汽傳祺是廣汽新能源戰略的核心載體,近年來在核心技術和市場中取得重大突破,隨著研發及市場投入加大,公司以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為突破口,以純電動汽車整車為重點,突破了動力電池系統、驅動電機、電池控制器的三電核心技術,形成插電式PHEV(增程式REV)/純電動EV三大新能源車型平臺和系列產品。
2018年,在國內汽車行業首次出現負增長的環境下,廣汽集團實現逆勢增長,全年汽車銷量214.79萬輛,同比增長7.34%,市場占有率提升至7.65%,其中廣汽新能源銷量突破2萬輛,同比增長接近3倍,迎來提速“元年”。
幾年前,新能源汽車在補貼的助力下掀起一陣資本熱潮,但也難掩五大痛點——續航、充電、成本、殘值、質量,因此在火熱背后,仍有不少人對新能源汽車持懷疑態度。現在來看,經過幾年的扶持發展,這些痛點已經有很大改善:續航里程有所增長,從一兩年前的單次充電里程200~300公里發展到現在的400~500公里,快充技術快速進步,成本、殘值和質量問題也在逐步解決。
但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政策補貼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資本裹挾的潮水也退去,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拐點,各大車企的實力大比拼才真正開始。
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看來,新能源汽車要在市場上真正立足,本質上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力和品牌力,以及規模生產下達到與燃油車競爭的成本優勢。
以Aion S為例,這款超長續航AI純電定制車綜合續航里程510km,擁有ADiGO自動駕駛系統和AI數字座艙,補貼后價格13.98萬元起,與同價格區間的國產及合資電動相比,Aion S確實具備明顯的競爭力。
自3月預售以來,短短幾個月內,Aion S累計訂單量迅速突破6萬輛,其中約有70%為定制版,這樣的成績即便放在“捷報頻傳”的新能源市場,也同樣稱得上亮眼,其出色的產品力可見一斑。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近日在發布會上也稱,補貼大幅退坡后,行業洗牌加速,新能源市場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解決五大痛點的過程中,廣汽新能源形成了自身的產品力優勢。
具體來看,該公司率先打造了純電專屬平臺GEP,首創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以及開創大規模互動式定制新模式等。這些技術積淀也是Aion S一上市就成為爆款的原因之一。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廣汽新能源另一個獨特之處在于銷售模式和渠道的創新。從起步開始,該公司就著力打造線下25hours體驗中心與線上用戶專屬App相結合的綜合性渠道,通過直接主動服務用戶,把“線上+線下”的主導權掌控在自己手中,讓“用戶數據”成為自有資產,為未來增長打開可延伸的空間。目前,廣汽新能源在天津、上海、杭州、廣州等主要一線城市陸續建立了25hours體驗中心。
新能源汽車天生是做自動駕駛最好的載體。隨著5G的到來,會加速自動駕駛和推進萬物互聯,這是一塊持續擴大的誘人“蛋糕”。在廣汽集團業務結構中,新能源汽車目前雖然占比較低,但潛在的上升空間巨大,特別是智駕互聯生態系統推出之后,廣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并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