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2017年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回顧起去年的中國車壇,大家會發現整個2017并不“太平”,而影響最深遠的一件事,不外乎“雙積分”政策的落地,以及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道路上的持續推進。總結一句話就是,不論你對新能源車有多么抵觸,在政策的推動下,混動和純電已經成了不可逆的趨勢,伴隨著新能源車輛的日漸成熟,以及各個問題的逐漸攻克,新能源將成為未來中國車市的主流。
在國內提到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提到的就是比亞迪。自2008年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量產雙模電動汽車F3 DM以來,10余年時間,比亞迪已經成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更是國內唯一的集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研發和整車制造于一身的全能車企。而隨著車輛識別代碼尾號為0666的比亞迪唐100駛下生產線,比亞迪迎來第3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了國內最快達成新能源汽車30萬輛產銷規模的車企。與此同時,比亞迪全系累計銷量已經達到450萬輛。
比亞迪領導與第30萬輛新能源車合影
在主場深圳,2017年比亞迪在深圳的新能源總銷量達到22633臺,意味著市場上每銷售出10臺新能源汽車,其中有7臺是屬于比亞迪,市場表現幾乎達到統治級別。除此之外,比亞迪的產品已經登錄歐美日各大市場,連續3年排名全球銷量第一,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占有率攀升至13%。
是的,在消無聲息之間,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成就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不否認國家政策紅利的因素,但是隨著市場上各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大量出現,比亞迪仍然能實現銷量地不斷增長,就不是政策紅利能夠完全解釋的了。終端銷量,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方面多年技術積累的體現,同時也是越來越好的車主口碑和積極進取的企業態度的體現。
“未來,比亞迪會以高顏值、電動化和網絡互聯三個方面為核心發展方向。毫不避諱的說,以前很多人對比亞迪的設計嗤之以鼻,所以我們請來了奧迪前總設計師沃爾夫岡·艾格,Dragon Face是他一手打造,應用這一理念的首款產品宋MAX自上市至今受到了市場的廣泛好評。以前比亞迪的底盤調校比較平庸,所以我們請來了戴姆勒奔馳的底盤工程師漢斯。并且,他們在研發過程中是占有主導地位的,未來,比亞迪的產品肯定會愈加精致。”在1月22日進行的比亞迪深圳地區媒體答謝會上,比亞迪副總經理張卓先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如是說到。
2018年對比亞迪來說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除了外觀內飾設計和底盤調校的全面提升之外,在招牌的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王朝系列車型將會逐漸實現迭代。在純電車型方面,對于續航的痛點,張卓先生表示比亞迪擁有深厚的技術儲備:“未來,400公里續航將是比亞迪主力純電車型的標配,當然,比亞迪的技術儲備絕對不僅400公里,具體還要等今年北京車展,相信我們會給大家一個很大的驚喜。”
相信隨著外觀內飾設計、底盤調校以及綜合質量地不斷提升,比亞迪將會收獲更多的認同。而在日漸興起的新能源領域,憑借著極其深厚且不斷創新的基礎儲備和倡導環保的企業精神,比亞迪更是展現出了行業領導者的姿態。期待新的一年,比亞迪能夠為消費者打造更多優秀的產品,成為更加出色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