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在天津正式建成投產,其年產能將達到30萬臺,未來將生產大眾及奧迪兩大品牌旗下的最新車型。
至此,一汽-大眾順利完成了在西南、華南、華東和華北共五大基地的戰略布局。
活動現場,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奚國華表示,一汽-大眾華北基地的建成投產,是中國一汽、德國大眾和天津市通力合作的里程碑式重大成果。未來,一汽-大眾將繼續加強與德國大眾、天津市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把一汽-大眾華北基地打造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綠色制造的標桿企業,智能制造的示范企業、戰略轉型的引領企業。
據了解,華北基地采用了德國大眾最先進的工廠設計理念,除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車間及配套設施外,還擁有機器人985臺,自動化率約79%。生產線基于MQB A2平臺焊裝線,可實現大眾和奧迪品牌的混線生產。
在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看來,一汽-大眾華北基地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由華北基地投產的首款大眾品牌中級高端SUV也登場亮相并計劃于今年10月上市,它的推出將助力一汽-大眾快速進軍中高端市場。
按照此前發布的“2025戰略”,未來一汽-大眾的產品線將擴充至45款,并在明年發布第三品牌及其車型。
在新能源領域,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溫澤岳博士告訴騰訊汽車,在2020年前,一汽-大眾將主要圍繞MQB平臺推出相應的新能源產品,而從2020年開始則將直接引入MEB這一專屬新能源平臺,屆時包括I.D家族車型也都將引入國內。
在業界看來,一汽-大眾華北基地的建成投產是實現其“2025戰略”的關鍵一環與關鍵一步,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一汽-大眾在華北區域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