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車聯網概念如雨后春筍般生長,眾多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最為熱衷,紛紛推出自家的車載智能互聯系統作為一項賣點吸引消費者,如語音打開車窗、空調;手機遠程開關車門……等等,各家都把自已的車載互聯系統夸的天花亂墜,其實實際上這些車企自家車載互聯系統的背后,都離不開這幾家供應商。
車聯網細說起來是一個極為復雜且難懂得概念,所以我們簡單說說現在各大車企常作為賣點宣傳的車載互聯系統(如斑馬系統、長安IN CALL、風神Windlink、吉利的GKUI等等),方便大家易懂。簡單來說,各家的車載互聯系統都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網絡通訊、T-BOX、語音交互、TSP遠程服務、導航、操作系統,而這些基本都由供應商提供,各家車企只是負責將這些整合起來,打造出自己的智能互聯系統。
首先車載互聯,網絡是必定離不開的,在國內車載互聯的網絡通訊基本由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承包了,比較奇怪的是中國電信很是少見,而除此之外在國內也沒有第三家可選,畢竟就像你手機一樣,怎么選都只有它們三家的電話卡可以選。
科大訊飛:相信不少朋友也聽說過這家企業(用過訊飛輸入法的更是清楚)。在國內的語音識別交互領域,科大訊飛有著絕對的統治地位,這家由一群大學生創業團隊在1999年創立的中文語音識別科技公司,現在是中國最大的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當前絕大部分的車載系統的語音識別都由科大訊飛提供。
其次還有全球最大的語音技術提供商Nuance(搭載于榮威RX5的斑馬系統、比亞迪也曾和它一起合作開發過語音識別并搭載于思銳上以及最初的蘋果Siri等都是由Nuance提供)、此外還有百度、阿里巴巴等也同樣涉及到了語音識別領域,不過它們在汽車市場上的份額遠不及科大訊飛。
遠特科技: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車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它主要提供車機、車載操作系統、車載T-BOX、(一個車載智能終端,與汽車CAN總線通信,車企常常宣傳的通過手機APP啟動發動機、開啟空調、開門解鎖、查看車輛各種狀況信息等功能,都是通過T-Box實現的)、手機端APP開發和TSP服務(如SOS緊急呼叫、人工后臺、車輛被盜追蹤、碰撞自動報警等),在國內市場上占據近20%的份額,主要合作伙伴為長安、吉利、北汽、江鈴、一汽、廣汽、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等,像長安的In call人工后臺和遠程控制、吉利的G-netlink手機端APP就是遠特科技提供的服務。
不過博泰最牛的地方還屬于它的資源整合能力,它幾乎將國內著名的車聯網服務公司和互聯網服務公司都整合了在一起,形成一個出行服務生態圈,像提供地圖服務的高德、百度;提供交通數據的四維圖新;提供語音的百度和Nuance;提供出行生活服務的大眾點評、攜程、百度外賣、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等。
斑馬網絡:和前面的供應商和服務商不太一樣,它主攻操作系統,硬件依然有供應商提供。隨著上汽榮威、MG品牌車型在市場的持續熱銷以及背靠阿里巴巴這個大樹,斑馬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提供互聯網車操作系統的公司之一,同時專為上汽而研發的斑馬互聯智行系統也成為了上汽的一個獨特標簽。
斑馬互聯智行系統是基于阿里云OS操作系統開發而來并整合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軟件及一些其它互聯網公司的軟件在內,整個車機系統的硬件部分如T-box、語音識別模塊等則由供應商提供,斑馬走的路線同博泰有些相似,都是旨在將所有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車聯網出行服務生態圈,不同的是博泰還提供單一的產品解決服務,而斑馬目前提供的是一套可根據車企需求開發匹配的完整的智能互聯系統。當前,除了上汽之外,神龍公司和福特也已經進行了簽約,像不久后將在上市的東風雪鐵龍最新SUV云逸就將搭載斑馬互聯智行系統,成為合資品牌中第一個搭載該系統的車型。
Duer Os:作為中國三大互聯網巨頭之一,有了阿里巴巴自然也不會少了百度,Duer Os為百度度秘事業部開發的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同斑馬系統一樣,Duer Os主要提供操作系統服務,硬件交由供應商。利用百度自身的軟件與大數據優勢,打造出涉及到娛樂影音、出行路況、信息查詢、生活服務等250項功能在內的生態圈,不過Duer Os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不僅只是為汽車服務,它還搭載于智能家居(如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等等)與隨身設備(手機、手表、手環)等產品上,并且這些搭載了Duer Os的設備可以互相打通,比如在汽車上可以控制家里的洗衣機、電視等。
目前搭載Duer 0s的汽車產品并不多,有東風風神Windlink 3.0系統、北汽新能源EU5純電動轎車以及新e代起亞福瑞迪,更多的還是提供給后裝市場的車機廠家如飛歌、博泰等,不過按照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趨勢,覆蓋更全面的Duer Os也會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上。
小結:從當前的信息來看,自主品牌使用的車聯網系統,大多數都來自以上幾家,它們或分工為車企提供單項或多項服務,或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當然,一些有能力的車企也會單獨開發自己的產品,如傳祺自己研發了T-box、比亞迪等品牌或基于Linux或基于Android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但大部分的服務依然還是供應商提供,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聽各個品牌宣傳它們自家的車聯網系統的服務和功能時,內容是那么的何其相似的原因所在。畢竟都是來自相同的供應商,相同的解決方案。 不難發現,在這個開放合作的時代,車聯網系統和當下熱門的新能源造車勢力一樣,都是將供應商們進行資源整合,在造出產品的同時,也帶來了大同小異同質化嚴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