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產業網聯化的加速推進,車聯網功能已成為汽車座艙的標配。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0月,車聯網功能的滲透率已達到77.2%,而到了2024年同期,這一數字更是躍升至83.2%,顯示其普及速度之快。
隨著汽車座艙對智能化、網聯化、便捷化等要求不斷提升,5G高速網絡、OTA、手機互聯映射等功能滲透率將進一步攀升。這一趨勢下,上述等功能也迎來了快速增長。這些技術的融入,不僅提升了汽車座艙的智能化水平,更在便捷性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車聯網作為汽車座艙的標配功能,其網絡速度和性能的提升對于駕乘者來說至關重要。
4G網絡目前仍是國內乘用車標配車聯網功能的主流選擇,其占比超過8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5G網絡正在迅速崛起,其占比同比增長了75%,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在10-20萬元的價格區間內,5G網絡的滲透速度尤為顯著。從去年同期的6%提升至今年的24%,這一變化表明5G網絡正加速向中低端車型普及。
5G網絡的普及不僅將帶來更快的網絡速度,還將為智能座艙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通過5G網絡,駕乘者可以享受到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體驗,如實時路況導航、遠程控制車輛、在線娛樂等豐富功能。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向域集中式快速演進,國內乘用車標配FOTA功能的車型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已顯著提升至接近七成。各價格區間車型的OTA占比相對穩定,OTA功能也已經成為車企產品體驗升級的常態化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FOTA功能主要在中低端車型中普及,原因在于其成本效益高、技術成熟且滿足市場需求。中低端車型消費者注重性價比,FOTA通過遠程升級降低了維護成本,提升了車輛效率和安全性。隨著技術成熟,FOTA穩定可靠,使得更多車企能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在中低端車型中引入此功能以提升競爭力。
本土品牌正積極推動座艙網聯化向更深層次邁進。根據圖片數據顯示,在搭載5G網絡的前十大品牌中,本土品牌如比亞迪(288.420, 7.72, 2.75%)、理想和蔚來等占據了顯著位置,理想和蔚來的5G車型更是實現了100%的全系覆蓋。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本土品牌在5G技術應用上的領先地位和廣泛覆蓋。
此外,在搭載FOTA功能的前十大品牌中,本土品牌同樣表現出色。比亞迪、吉利、理想和奇瑞等品牌不僅積極引入FOTA功能,還實現了高滲透率的普及,其中理想的FOTA功能車型滲透率更是高達100%。FOTA功能作為車輛“自我進化”的關鍵手段,能夠遠程更新車輛軟件,提升用戶體驗,本土品牌在這一領域的突出表現,進一步證明了它們在推動座艙網聯化方面的深厚實力和積極態度。
在汽車智能互聯領域,華為 HiCar 和蘋果 CarPlay 無疑是備受關注的兩大系統,均致力于為用戶帶來了便捷的汽車智能互聯體驗,但在連接方式、應用生態、語音助手、與車輛融合度、個性化定制和適用車型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區別。
根據數據顯示,CarPlay依然是手車互聯主流方案,其滲透率持續穩定在30%以上。與此同時,華為HiCar的滲透率則呈現出不斷攀升的趨勢。憑借對國內乘用車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HiCar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滲透率的顯著提升,特別是在中國品牌車型中,顯示出其在國內市場的強勁勢頭和廣泛認可度。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滲透推動車載通信模組向集成式演進。傳統上,車載通信模組多以獨立的T-BOX形式存在,作為車聯網功能的核心硬件,T-BOX能夠實現車輛與外界的網絡通信,是遠程控制和數據分析的關鍵。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進步,集成式設計逐漸成為新的趨勢。
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引領了這一變革,它們選擇將通信模組集成至車機控制單元、域控制器等部件內。這種設計不僅優化了整體布局,減少了電子控制單元(ECU)的數量,還降低了車載系統的復雜性和制造成本,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從數據上看,這一趨勢尤為明顯。2023年1月至10月,集成式模組的裝機量占比僅為19%,而T-BOX占比高達81%。但到了2024年同期,集成式模組的占比顯著上升至28%,T-BOX占比則下降至72%。
以上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乘用車智能座艙配置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