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上周,拜登總統終于簽署了5,5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其中60億美元將用于幫扶電動車電池或原材料加工公司。
未來五年,美國能源部將向申請該項資金的公司提供5,000萬美元或1億美元的資金,將優先考慮在美國運營、擁有北美知識產權的美國本土公司。如果申請公司在低收入地區創造了就業機會,或者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這也會為申請加分。
美國這筆幫扶資金旨在解決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弱項。美國基本上不生產電池所需的材料,也不具備加工原材料的能力。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顯示,中國很早就開始布局電池原材料生產和加工,目前控制著全球逾50%的電池金屬精煉產能和80%的電池產能。
(圖片來源:美國政府官網)
雖然60億美元資金與縮小這一差距所需的資金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但是電池初創企業對能獲得這筆政府撥款感到興奮。美國電池原材料初創公司Group14 Technologies的首席執行官Rick Luebbe表示,政府撥款不僅可以降低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投資風險,還可以幫助緩解許多原材料供應商面臨的難題——原材料供應商需要客戶證明他們可以擴大產能,但客戶希望能先看他們的融資情況,來確保他們可以交付所需的原材料。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能源議題顧問的Mike McKenna則不看好拜登的60億美元幫扶法案。他表示,該法案提供的資金規模嚴重不足,而進軍電動汽車市場只會增加我們對中國的依賴,至少在短期內如此。
但是,該法案的支持者說,如果美國想要避免電池短缺和價格飆升,動搖中國在電池和原材料市場的主導地位,它別無選擇。Ben Steinberg表示,“如果我們不嘗試,不投入這筆資金,美國就不會擁有自己的電池產業鏈。” Steinberg是美國能源部的一名資深說客,曾推動將電池行業幫扶計劃加入法案。“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美國需要有一點勇氣和決心,即使事情沒有按計劃進行,我們仍要繼續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北美汽車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