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近日宣布了法國無人汽車發展戰略,明確表示從2019年起,法國全國道路均向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測試開放,加快該領域的技術研發,“促使法國成為歐洲科技變革最具吸引力的國家”。當日,一份提交給法國內閣會議的報告專門提出了
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路線圖,法國無人駕駛汽車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早在2015年,法國一些汽車制造商就開始了無人駕駛汽車測試。2016年8月,法國通過了允許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的法令,但是對測試路段有著嚴格限制,并且規定自動等級為4級,車輛必須配備駕駛員。本次政策放開主要體現為兩點:一是全國道路向無人汽車開放,不再限制特定路段;二是自動等級提高到5級,有望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
輿論分析,無人駕駛已經成為全球交通工業領域不可忽視的增長點,作為傳統汽車大國,法國總統馬克龍有意將法國發展成為“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和工業化的尖端國家”,借此提升法國在全球科技創新中的地位。2018年初,法國將該領域先后納入“人工智能發展計劃”和“促進增長和企業變革行動方案”。根據路線圖,法國政府還將簡化行政手續,為汽車制造商和科研機構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研發提供政策便利以及資金支持。
近年來,法國標志雪鐵龍集團、雷諾等汽車制造商,法雷奧、佛吉亞等汽車裝備制造商以及納維亞等初創公司紛紛投入到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和測試中。其中,納維亞無人駕駛電動巴士在巴黎、里昂、新加坡、東京等60余個城市進行了測試,里昂還開通了一公里的無人駕駛巴士線路,累計成功搭載乘客2.4萬人次。
然而,在無人駕駛汽車上市之前,許多問題還有待解決。首先是技術問題,今年3月,優步公司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發生車禍,造成一人死亡,無人駕駛的安全問題令人擔憂。面對這一迅速崛起的市場和躍躍欲試的制造商,法國交通部長博爾納曾表示,無人駕駛汽車是機遇,但是如果無法解決技術問題,也將成為威脅。
其次,如何制定與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尤其是交通事故的責任分攤問題。根據法國內閣會議的報告,政府需要對法國交通法規、駕駛培訓和考試等做出相應調整,同時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報告還建議在法律層面厘清責任關系,對無人汽車的車主、乘客、汽車制造商和人工智能軟件開發商進行責任界定。勒梅爾透露,未來在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中,如發生違規和交通事故,持有測試許可證的一方將承擔責任。
最后,市場是否準備好了呢?在一項調查中,法國69%的車主都對無人駕駛汽車顯示出興趣。法國經濟學家弗拉維安·納維表示,消費者對無人駕駛汽車主要有兩大期待:一是保證安全,二是保證自由,能在車上看書、打電話等。納維認為,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將會是其投放市場的第一大障礙。一旦價格高出普通汽車的10%,車主的購買意愿就會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