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騰訊汽車 翁羽亭
一次疫情讓武漢成為了一座英雄城市。也正是因為這場疫情,中國汽車產業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大考驗。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后疫情時代,在武漢這座已然“重生”的城市,車企們對于“生死”命題的討論還在延續,這也是開年以來這場汽車行業論壇的意義所在。
現實依舊殘酷,但汽車行業不斷滾滾向前的步伐,正是在這一輪又一輪的生死淘汰賽中被推動的。
傳統車企的“生死”思辨
汽車行業已經目睹過太多“生死”。
8月7日,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力帆汽車向法院申請司法重組。發生債務危機以來,力帆曾積極自救,但在生死線上掙扎已久,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外界看來,吉利接盤幾成定局。
真正有危機意識的企業,往往是能感受到“高處不勝寒”的那一部分。
長城汽車董事長 魏建軍
7月13日,長城汽車三十歲之際,魏建軍用“反思”代替“慶祝”,用“危機”代替“成就”,用“命懸一線”代替“前途無量”,發起了一場關乎生死的思辨。
在三十歲這一年,長城汽車已連續4年年銷百萬。可即便如此,魏建軍的危機意識也從未間斷過。
在他看來,傳統車企挑戰最大的就是體制、機制、文化的變革,仍然存在固化的思維。
“趨勢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要迅速地轉變,長城在這二三年間正在迅速地變革。談到電池技術、智能技術、電機技術、互聯技術,我認為都不是最重要的挑戰,最重要的挑戰還是管理機制的變革。”他在藍皮書論壇上如是說道。
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在現場演講中表示,中國汽車業在過去三年中不停下滑,而自主品牌市場占比也在不斷下滑,所有參與者都面臨了巨大挑戰。比起全球品牌,自主品牌面臨的挑戰更大。
2017年我國汽車市場銷量從2888萬輛的峰值后開始下降,今年預計將下降到2300萬輛左右,降幅達到20%左右。
中國一汽董事長、黨委書記 徐留平
“不畏市場下滑挑戰,滑中奮進。”這是徐留平留給一汽的要求,同時,紅旗品牌今年目標達成20萬輛。
“中國自主品牌通過多年奮斗,在產品打造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國內消費者對民族品牌的支持和喜愛不斷上升。”
車市已經完成了從增速市場變為存量市場的轉變。換句話說,當前汽車行業處于一片“紅海”之中。
一面是各路資本的大量涌入以及“門外野蠻人”的跨界,一面卻是汽車行業的深度調整。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竺延風語重心長:“當前汽車行業形勢不容樂觀,企業需要不斷努力撲騰,才能不在紅海中‘淹死’。”
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竺延風
一個月前,東風正式推出了高端電動品牌“嵐圖”,預示著自身的轉型,雖然姍姍來遲,但并未缺席。
藍皮書論壇上,竺延風調侃身著紅衣的魏建軍正是“從紅海中出來的人。”并稱贊后者是在非技術、非人才和非資本“三非”高地保定博出了一番天地。
長城汽車董事長 魏建軍
用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安進的話說,他時常在內部談到“排難創新”,因為在他看來,從汽車產業發展的視角,首先就是要堅持“排難創新,堅持技術創新”。
“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想創新我們面臨的困難太多,最根本的還是辦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他如此說道。
千禧年伊始,上世紀80年中期才建立起來的民族汽車工業便遭遇了一輪生死淘汰。由于根基薄弱,面對強大的海外選手,入世的沖擊下尾部車企掉了隊。
“而曾經的腰部車企,勉強支撐到近幾年也被逐漸淘汰。外界沒有感知到,其實老勢力比新勢力死得更多。”傳統車企出身的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如今投身新造車,新舊相交的身份,讓他對此感觸尤為強烈。
新造車的“窗口期”在哪?
在智能電動汽車的轉型之下,傳統車企還有一絲掙扎的機會,但對于出生不久的新造車來說機會只有一次,生死或許就在一瞬間。
2020年,賽麟、拜騰、博郡等企業經歷了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痛苦,而現狀表明,留給頭部幸存者的窗口期也在收緊。
在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看來,三到五年汽車產品的終極形態就會確定下來。十年之后的汽車一定會是智能電動汽車,純電的。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李斌
汽車結合市場的動態變化,不僅給了創新公司創業的機會,也同時給了傳統汽車企業轉型的機會,而并非贏者通吃的局面。“只要汽車公司能夠認識到轉型的必要性,總體上來說傳統的汽車公司和創新的公司都會有自己發展的空間。”李斌表示。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給自己留出的“窗口期”,則更苛刻了一些。“從我角度來看,三年的窗口期之后就會產生非常快速的分裂。不過轉型窗口在什么時候,最大的挑戰在于質量什么時候產生裂變、涅盤。”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
這是一個反常理的“質量轉變數量”規律。在他看來,雖然目前智能電動汽車的市場占有率有限,但它對于其他趨勢的判斷產生巨大的影響。
而就在他在參與這場討論的4天前,小鵬汽車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IPO文件,目標直指紐交所上市。
作為在過去的6年間,與蔚來一同探索出中國新高端品牌合作模式的傳統車企一方,安進對于“轉型和生存”有著自己的理解,窗口期也可以進行開放式的討論。
“新能源汽車未必就要替代燃油汽車,在未來相當時間內他們會是并存的狀態。傳統汽車也可以做到新能源汽車的節能,新能源汽車成本也會越來越低,客戶體驗方便性越來越好。”
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 安進
他認為,轉型的成果最后有賴于整個世界,全球市場對能源的認識,能源提供的方便性,能源的成本,還有客戶對能源及新能源轉化過程中產品的喜愛程度、接受程度。”
拋開窗口期的探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個賽道的選手會越來越少,越來越集中。
正如李斌所說,十年之后單個細分市場的集中度會增加。“中國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汽車公司?它也不是贏者通吃。”
何小鵬對此也表示認同,未來5-10年間可能還會有很多汽車企業,但是龍頭會集中,最主要龍頭會集中在五六家的規模。
傳統車企面臨轉型和挑戰,新造車也在抉擇中晉級。現階段而言,兩者確實存在交叉和競爭。
但長遠來看,雙方又是從兩端同時推動著汽車產業的升級轉型,在彼此之間的融合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將來新勢力不可能永遠叫新勢力,它也會變,老勢力也會智能化,最終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還得是一個賽道。”魏建軍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