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7月30日,理想汽車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每股定價11.5美元,總募資規模接近11億美元,發行總市值為97億美元。這是自2018年3月愛奇藝以來中國公司在美國最大的IPO,也是繼蔚來汽車之后第二家成功在美上市的國內造車新勢力。
此輪IPO之后,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將繼續擁有21.0%的股份,以及72.7%的投票權;李想“背后的男人”王興和美團的持股比例增至24.0%,并擁有8.3%的投票權。
實際上理想原定的IPO日期是7月31日,之所以提前,是因為認購備受投資人追捧,提前結束了招股并獲得了足額認購,所以腳步也加快了。
眼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確實正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特斯拉連續四個季度盈利,市值突破2800億美元,蔚來也在疫情泥沼中逆勢而上,股價十個月漲了十倍。
此時理想上市,絕對是最佳時機,因為李想不需要再費力去給投資人們畫餅講故事了。
不過成功上市,對理想汽車來說只是一小步,李想昨天接受我們采訪的時候說,“公司發展進程才跑了1%,沒啥值得慶祝的。低調完成IPO之后,大家繼續干活。”
理想的成績單
作為一家成立5年上市的企業,理想汽車的發展步伐還是很快的,尤其是它的業績表現,放在新造車里絕對拔尖,能讓蔚來的李斌熱淚盈眶。
從2019年12月啟動交付以來,截至目前理想ONE累計交付超過10000輛,是新造車中單一車型交付最快破萬的企業。
理想汽車目前全國擁有21家零售店,18家交付中心和17家服務中心,6月份21家店平均單店銷量達到了87輛/家,而擁有127家店的蔚來單店銷量只有29輛/家。
財務方面,理想汽車二季度凈收入19億元,較一季度的8.5億元環比增長了128.6%,凈虧損從7710萬元降至7520萬元,運營現金流從一季度的負6300萬元增至正4.5億元,毛利率從一季度的8%增至13.3%,相比之下,蔚來汽車一季度的毛利率還是-12.9%,二季度“有望”達到5%。
超級務實的李想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單,除了第一款產品理想ONE的定位成功,抓準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用戶的里程焦慮痛點和對中大型SUV的旺盛需求之外,李想本身經營公司的務實風格也是主要原因。
和其他新造車創業初期拼命燒錢的做法不同,李想的摳門兒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在理想汽車的投資人元璟資本合伙人劉毅然看來,“李想短期超級務實,長期超級理想”。
劉毅然認為,智能汽車是一個重資本的行業,提高資本效率是避不過去的命題。理想汽車給了市場一個很好的示范,專心做好產品,前期不要只關注資本市場。
理想汽車50%的資金投在了研發上,30%投在了工廠上,而用在人員和營銷上的資金不到20%。李想本人也在朋友圈分享過自己的省錢經:行政要求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在一起住。
下一步怎么走才是關鍵
第一款車一炮而紅,再加上李想的省錢經讓公司很快實現了毛利率為正,不過理想汽車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小。
在老虎證券對理想IPO作出的風險提示中提出了這么幾項內容:
與EREV(增程式電動車)相關的風險、制造和交付高品質汽車的能力、產生正現金流量和利潤的能力、產品缺陷風險、當前對單一車型依賴嚴重。
這些也確實都是理想汽車眼下面臨的風險,增程式電動車在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非主流,純電動汽車還是未來的大方向,一旦純電動車在電池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增程式電動車也就沒有了市場。
啟動大規模交付之后,理想ONE接連爆出了剎車失靈、自燃和斷軸等事故,讓理想的產品缺陷問題成為了一個隱患,也讓一些用戶對理想品牌多少產生了一些信任危機。
還有就是車型太少,理想走的是蘋果路線,產品在精不在多,在招股書中,理想汽車透露2022年將推出一款全尺寸SUV,依然是增程式,未來還將研發中型和緊湊型SUV。
所以2022年之前都只有理想ONE這一款車,雖然可以通過OTA常用常新,不過消費者的熱情能維持這么多年嗎?5月開始理想ONE的銷量已經環比出現了下滑,或許銷量瓶頸比想象中到來的還要快。
當然對于李想來說,賣車只是敲門磚,他的終極目標還是在出行領域,即2025年希望理想汽車能夠獲得一張自動駕駛賽道的入場券,203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運營商。如今王興如此力挺理想汽車,看中的也是自動駕駛市場的蛋糕。
現在,李想的理想實現了1%,接下來他的野心會更大,而挑戰也會更大。
文 | AutoLab汽車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