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號審批是對一個車企系統造車能力的全面考核,而“上牌”也是小鵬打通汽車產業鏈條中的關鍵節點,這意味著獲得行業認可的小鵬汽車如今已成為國內首個貫通車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交付和上牌等全流程的新能源車企。
2018年3月21日,小鵬汽車1.0量產車型通過廣州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常規審查后,獲得國內同期造車新勢力企業中首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牌號審批是對一個車企系統造車能力的全面考核,而“上牌”也是小鵬打通汽車產業鏈條中的關鍵節點,這標志著小鵬汽車已成為國內首個打通車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交付和上牌等全流程的新興新能源汽車企業。
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小鵬汽車雖然是一家成立不足五年的新能源車企,但發展至今營造出一條符合汽車產業發展的創新道路。而這背后展現的是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獨特的企業經營思路。
程序員出身,被稱為“超級產品經理”的何小鵬十分關注產品本身。在度過三年時間的“閉門造車”后,小鵬汽車向前推進的步伐開始加快,2017年,由阿里巴巴等眾多實力資本完成的兩輪融資,以及來自技術、營銷和金融等多領域的行業大咖先后加盟,讓外界越來越多的認識了這顆冉冉上升的汽車新星。也正是一步一步扎實地積淀,讓堅信“慢就是快”的小鵬汽車在新能源量產車上牌這一步上做到了“先聲奪人”。
小鵬汽車獲得牌號審批透露什么信號?為什么第一家拿到牌照的新興造車企業是小鵬汽車?接下來小鵬汽車要干什么?
上牌的意義
針對此次小鵬汽車獲得新能源汽車牌號,相關人士分析,目前國內已知的新能源造車企業多達300家,但并非所有參與者都有能力通過產品合法上路檢驗。完成新能源汽車產品整個銷售使用需要通過嚴格的技術標定與法規審核。
據了解,一家造車企業需要先后通過發改委生產資質審批、工信部產品資質審批以及產品目錄公告等多項法規檢驗,最終獲得交管部門等法規檢驗,通過牌號審批。分析人士指出:“此時小鵬汽車成為第一家新興造車企業牌號獲得者,不僅意味著能夠正常量產銷售,同時也趕上了中國新能源這一輪機遇”。
外界推斷,從2019年起,隨著大眾、寶馬等傳統車企新能源轉型落地。屆時規模生產、市場基礎和品牌效應的跨國傳統車企留給新進入者的空間將大大縮減。
小鵬汽車拿到牌號用了4年時間。2015年初小鵬汽車開始造型及整車研發,并完成造型設計凍結,2016年下半年完成工程設計凍結,2017年7月,小鵬汽車出現在國家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98批)中,成為首家產品資質公告的互聯網造車企業。
2017年10月中旬,小鵬汽車發布公告宣布與海馬汽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公告,小鵬汽車將授權海馬汽車使用其商標和相關技術生產新能源汽車,雙方初步約定產能為5萬輛/年。
2017年11月1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0批)》目錄中,小鵬汽車兩款產品也在其中,同時小鵬汽車也出現在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中。
不難看出,小鵬汽車4年來按照節奏一步步地完成所有產品實驗與標定。汽車預言家通過對比發現,此次獲得牌號,小鵬汽車至少對外釋放了2個信號:
1、銷售體系打造完畢。目前在新興造車企業中,對外詳細闡述銷售環節的寥寥無幾。此次獲得牌號,變相透露出小鵬汽車已經完成產品銷售使用的所有環節,同時有機會申請獲得地方新能源汽車補貼和優惠政策。
2、即將大批量生產,工廠調試已經完畢。隨著前期小批量定向售賣后,此次獲得牌號也意味著小鵬汽車做好了大批量生產銷售的準備,間接證明工廠調試已經成熟。
為什么是小鵬汽車?
為什么是小鵬汽車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牌號的新興造車企業?
作為IT領域投身汽車的創業者,何小鵬身上既有IT工程師的雷厲風行,同時也十分重視傳統制造業的發展規律。
從2014年小鵬汽車成立開始,在何小鵬的帶領下,小鵬汽車沿著制定好的技術路線圖和產品研發時間表向前推進,即使在新能源補貼高峰等市場誘惑下也沒有做任何“技術跳票”。

這種嚴謹行事作風來自何小鵬和他帶領的團隊。汽車預言家了解到,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以及前廣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控制系統開發負責人夏珩、前廣汽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負責人何濤組成了小鵬汽車最初的核心團隊。

成立初期的三年時間里,小鵬汽車鮮少對外發聲。直至2017年,為配合小鵬汽車1.0極客版上線才正式開始營造聲勢。在首批量產車小鵬汽車1.0極客版下線儀式上何小鵬也表示,“即便公司已經具備生產資質和量產能力,但首批量產的小鵬汽車1.0版本還只是小規模量產,并不會在市場上公開銷售。因為這部分車輛更多是供公司內部的產品研發和優化迭代使用。”
據悉,截至目前小鵬汽車1.0量產車已經交付給近200位企業員工,累計測試里程近500萬公里,并在黑龍江黑河、新疆吐魯番、青海格爾木完成了近萬小時的三高(高寒、高溫、高原)測試。
“車造好了只是由0到1的轉變,只能代表你能夠在這個市場上競爭,卻并不代表你能夠贏。”何小鵬如是說。在傳統車企新能源戰略轉型尚未完全落地時,小鵬汽車要為今后即將面臨的激烈競爭儲備了以智能互聯技術為代表的差異化優勢。
“未來互聯網基因會從根本上改變汽車的定義,但是,今天很多自詡為‘造車新勢力’的車企,他們僅僅是將汽車從物理傳動變成了化學傳動,從原來的油變成了現在的電。我認為這是對‘互聯網汽車’的偽定義,而小鵬汽車多年研發智能互聯技術所積攢的優勢正在于對數據的流通和運營。”何小鵬這樣對外界闡釋其產品的競爭優勢。
以“慢就是快”為企業發展信條的小鵬汽車,在經歷了多年技術沉淀后,此次獲得新能源牌號,表明擁有IT效率與遵從汽車制造規律是新興造車企業發展的兩項原則。
小鵬還要做什么?
拿到首張專屬號牌,接下來小鵬汽車還要干什么?
據了解,除了在技術研發和車型測試上繼續下功夫外,小鵬汽車也正逐步加大支撐企業后續良性發展的融資業務。
與創辦UC、擔任阿里巴巴移動事業 群負責人的經歷相比,何小鵬坦言,作為生產制造領域最復雜的行業之一,造一輛汽車的難度可能是互聯網創業的十倍甚至百倍。在未涉足工業制造前,何小鵬所理解的“工業4.0”概念離現實并不遙遠,不過,在小鵬汽車投資數十億打造了第一個工廠后,他從現實的摩擦中領悟到由概念向落地的轉換尚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在摸著石頭過河地探索中必不可缺的是充裕的資金支持。而強有力的融資能力和產品品質這兩點也正是何小鵬所說的,是互聯網造車企業實現從0到1的關鍵。
自2017年下半年完成A輪及三輪A+融資后,2018年年初,小鵬汽車又在香港啟動了2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并獲得阿里巴巴、富士康和IDG資本的聯合支持,成為唯一擁有阿里系背景的新能源車企。隨后,前摩根大通亞太投行主席顧宏地也宣布加盟小鵬汽車,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為小鵬汽車再添一位得力干將。
汽車預言家從小鵬方面了解到,預計在今年完成超10億美元的融資額度,而所融資金也將主要用于研發而非建廠和購買設備等傳統思維下的“常規動作”。屆時,其國內研發基地和位于美國硅谷的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將優先得到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2018年的新車規劃方面小鵬汽車也有一個“大動作”,基于1.0量產車型打造的2.0版本G3已于2018年1月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首發亮相,并將于今年正式上市交付市場。

據悉,小鵬汽車G3在制造工藝和供應鏈上更為成熟,除在顏值、續航和品質上有所精進外,在外界頗為關注的自動駕駛技術上也實現了突破性的進展。
小鵬汽車G3整車造型犀利簡潔,配置標志性車頂攝像頭和中國品牌獨有太空駕駛座艙;駕駛座艙標配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5.6英寸懸浮觸摸中控,全面集成在線音樂、地圖導航、實時天氣和車輛狀態控制,駕駛員可通過智能語音系統控制全部功能。此外,G3將搭載實力派自動駕駛硬件配備,25個智能感應設備適配亞洲本地化自動駕駛,并將提供覆蓋高頻生活場景的自動泊車。
打造一款好的產品才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何小鵬認為,要想鍛造一輛名副其實的“AI車”必具備四個要素:互聯網基因、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深度的用戶參與能力和人才體系的跨界融合能力。
因而,在人才儲備上小鵬汽車目前擁有近1000名整車和互聯網研發人員,并預計在2018年達到3000人的員工規模。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汽車的核心團隊均來自特斯拉、奔馳、馬自達、廣汽、阿里巴巴、騰訊、摩根大通、華為等行業標桿企業。
此外,在售后服務、用戶體驗和“極客”品牌形象打造上,小鵬汽車也將帶來不同尋常的互聯網之道。據悉,小鵬汽車會選擇在每個城市設立旗艦店或銷售點,測試每個城市的店面坪效比。并嘗試和神州等服務商進行戰略合作,探索新能源汽車在銷售、售后以及服務等方面的全新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